•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肿瘤科 > 正文
  • 筛查肺癌:CT比X光更有效 40岁以上者每年做一次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9 10:53:31
  • 核心提示:   近年来,治疗乳腺癌、胃癌、结肠癌、宫颈癌等多个领域纷纷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患者生存期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延长。然而,发病率名列前茅的肺癌患者生存期
      近年来,治疗乳腺癌、胃癌、结肠癌、宫颈癌等多个领域纷纷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患者生存期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延长。然而,发病率名列前茅的肺癌患者生存期却没有得到明显改观。据统计,5年生存期的肺癌患者仅有10%—15%。其最主要原因,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存在困难,大部分病人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和生存期长短。

      在我国,通常早期肺癌治疗花费约为几万元,且有可能获得治愈;而中晚期肺癌治疗的费用可达十几万至几十万元,且治疗效果明显低于前者。因此,要想在与肺癌的斗争中占得上风,早诊早治是关键。

      一直以来,用胸部X光片来筛查肺部疾病(包括肺癌)是应用最普遍的体检项目。但最新研究表明,用CT筛查肺癌更有效。发表在今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称,将具有肺癌高危因素的5万多人随机分到CT组和胸部X光片组,前者每年做3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后者每年拍3次胸部正侧位X光片。5年后发现,CT筛查将肺癌的死亡率相对降低了20%,而X光片筛查仅能将肺癌死亡率降低6.7%。

      鉴于CT筛查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优于胸部X光片,建议40岁以上者每年至少做一次胸部CT,高危人群(包括有肺癌家族史、吸烟等)则应该半年做一次胸部CT。一般来说,CT对于周围型肺癌最为敏感,增强型CT对于3毫米以上病变的敏感性为90%,对于1厘米以上病变的敏感性可达95%。

      如果是发生于支气管黏膜的中心型肺癌,早期CT往往看不到病灶,这时诊断更有赖于支气管镜和痰液检查。因此,如果病人属长期吸烟者等高危人群,有反复咳嗽、血丝痰、咯血等症状,但CT没有发现病灶,应该做痰液检查及支气管镜来帮助诊断。

      对于CT发现肺内有可疑病灶的患者,明确其性质非常重要,进一步检查包括:

      1.通过验血,筛查肿瘤标记物。

      2.抗炎治疗2周,然后复查CT。

      3.如果病灶未见减小,应除外结核,同时做PET—CT及病理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病理检查可选择的方式包括:痰液检查、经皮肺穿刺、纤支镜、支气管内超声气管镜等,必要时需要做手术治疗兼诊断。

      有的病人肺内发现了小病灶,又具备肺癌危险因素,抗炎无效,排除外结核后,应高度怀疑肺癌,在难以明确病理的情况下,应考虑做手术。对此,很多病人难以理解,其实这方面是有很多惨痛教训的。曾有一位60岁的女性,有咳嗽症状,肺上发现一个1厘米大小的结节。经过抗炎治疗后,咳嗽消失了,当地医生跟她说没事,未进一步检查。不到一年,病人开始憋气、乏力、食欲下降,再一检查,肺癌已经全身扩散,到达晚期,并且错失了手术的机会,结果可想而知。

      当然,并不是说肺部但凡发现小结节都需要手术。有的病人不具备肺癌危险因素,结节是孤立的、小于5毫米、边界光滑,且定期检查没有变化,就可以随诊观察。

      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进步,将来还会出现更多更好的肺癌监测手段,帮助人们将肺癌消灭在萌芽之中。

      (作者为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