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其病大多以本虚标实为特点,本虚多为脾虚胃弱或脾肾两虚,标实多属湿热、瘀毒为患,故治当标本兼顾。中医肿瘤医院肿瘤专家郑伟达教授对根据临诊体会及见
其病大多以本虚标实为特点,本虚多为
脾虚胃弱或
脾肾两虚,标实多属湿热、瘀毒为患,故治当标本兼顾。中医肿瘤
医院肿瘤专家郑伟达教授对根据临诊体会及见证,将
大肠癌在此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脾虚湿热】 主证:
食欲不振,
腹胀面黄,
气短乏力,
腹痛拒按,便稀或溏,或里急
后重,便下脓血,
苔黄腻,脉滑数或沉细滑。
治则:健脾
理气,清热利湿。
处方:复方莪术消瘤
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扶正固本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
方药:苍、白术,生薏苡仁,云苓,厚朴,白英,龙葵等。
【湿热瘀毒】 主证:
腹痛腹胀,痛定拒按,腹有包块,矢气后胀减,便下脓血粘液,或里急后重,或便溏便细,
舌暗红,有
瘀斑,苔薄黄,脉弦数。
治则:清热解毒,
理气化滞,祛瘀攻积。
处方:
慈丹胶囊,每日3次,每次5粒;扶正固本胶囊,每日4次,每次5粒。
方药:三棱,莪术,川楝子,木香,厚朴,尾连等。
【脾肾寒湿】 主证:患者久泻久痢,形体
消瘦,
面色苍白,喜睡懒动,
肠鸣而泻,泻后稍安,腹痛喜热,甚则肢凉怕冷,苔白,脉沉细尺弱。
治则:湿肾健脾,祛寒胜湿。
处方:复方莪术消瘤胶囊,每日4次,每次5粒;扶正固本胶囊,每日4次,每次5粒。
方药:党参,苍、白术,云苓,故纸,吴萸,肉蔻等。
临床辨证加减用药:清热
燥湿加茯苓、黄柏、黄连、党参。清热利湿加猪苓、竹叶、瞿麦、木通。分利止泻加车前草、泽泻、腹皮、猪苓。化食导滞加焦三仙、内金、熟军。固涩止泻加
石榴皮、椿根白皮、肉豆蔻、诃子肉、粟壳、儿
茶、老鹳草、
赤石脂、禹余粮(其中儿茶、老鹳草为郑伟达教授经验用药,对
腹泻有效。)止血消肿加地榆。槐
花、仙鹤草、大小蓟、三七、血余炭、蜂房。止痛消胀加延胡索、白屈菜、生蒲黄、五灵脂、沉香、乳香、赤芍、莪术、腹皮、厚朴、乌药、川楝子。里急后重加木香、槟榔、酒军、秦皮、葛根、延胡索。
肠癌总属本虚标实之候,病程中每见虚实夹杂之证,如脾虚兼湿热者有之,血瘀兼气血亏虚者亦有之等等。治疗中当以辨证为主,权衡轻重,不可拘于一隅。肠癌早期,多以湿热,瘀毒偏盛,治以祛邪为主,晚期则脾肾阴阳气血俱虚,治当以扶正固本为主。
治疗癌症一定要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整体治疗,治病留人,中医药应全面、早期介入治疗全过程,尤其是肿瘤术后、放化疗后。不要到复发转移西医没办法,才找中医,那就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时机。中医肿瘤医院院长郑伟达教授在住院治疗中采用“药疗、心疗、食疗、体疗”四位一体治疗,并与穴位注射,针炙,外敷
中药,腹腔给药等疗法,辨证施治,对症治疗,疗效十分显着。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