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的预防保健小常识2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9 10:51:15
核心提示: 5、为什么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大多已是中、晚期患者?早期和晚期大肠癌治疗结果有什么不同?
因为早期大肠癌常无症状;有一些患者出现症状(甚至医生
5、为什么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大多已是中、晚期患者?早期和晚期大肠癌治疗结果有什么不同? 因为早期大肠癌常无症状;有一些患者出现症状(甚至医生)误以为是痔疮、痢疾、阑尾炎和结肠炎。一旦久治不愈,疑是癌症时疾病已到中、晚期。 早期癌手术(甚至可以在肠镜下手术)后五年存活率可达90-95%,而晚期癌仅10%。 6、怎样才能获得早期诊断? 健康人的定期进行普查(健康体格检查);对癌前疾病进行必要的治疗(如对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对大肠癌的直系亲属进行遗传学监测,都是获得早期诊断的主要途径。 7、大肠癌能不能预防?怎样预防? 大肠癌是可以预防的。大肠癌的预防至少可以有三种办法:病因学预防(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积极治疗癌前疾病(有明确大肠癌家族史的人,接受遗传学预测和干预治疗);积极参加定期的健康身体检查(普查),都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有效方法。 之所以说大肠癌是可以预防的,是因为大肠癌发生前,肠道常存在一个很长时间的癌前疾病(大肠息肉---一种肠道良性肿瘤)。一般讲,从腺瘤到癌,大约平均5年~7年。在这个阶段,医生可以通过肠镜切除腺瘤,防止大肠癌的发生。退一步讲,即便腺瘤已开始癌变,若癌细胞仅仅侵犯到大肠最表浅的一层(粘膜层),医生也可以在肠镜下切除这种肿瘤,达到治愈的目的。 如何才能早期检出这些癌前疾病和早期癌呢?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对健康人进行定期专项体检,也就是大肠癌“普查”。普查的方法一般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用简单、无痛、价格便宜的化验进行筛查,如粪便隐血试验(眼睛看不出来的,藏在粪便中的血液)。由于许多原因都可以引起隐血阳性(如肠道炎症、痔疮、上消化道疾病,甚至某些食物、药物等),故一旦查出粪便中有这种“隐血”,就必须做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根据我们多年的普查经验,普查发现的大肠癌中,“可治愈癌“可以达到90%以上。 谈到结肠镜检查,很多人害怕疼痛,不愿接受检查。一位退休的老年干部在体检时发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医生劝他及时做肠镜检查,但他听别人说:肠镜检查“受罪”,拒绝接受检查。8个月后自己感到“肛门下坠”,每天排10多次大便,有时还能看到粪便上有血迹。 在家属的再三督促下进行了肠镜检查,发现直肠癌,已到了晚期。结肠镜检查是否疼痛,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医生技术的熟练程度,二是病人的肠型和耐受程度。目前我们使用的电子肠镜有很好的柔软度,如果病人的结肠不是过长,应该没有太大的痛苦。但是每个人的结肠均有一定的弯曲度,迂曲、盘卧在腹腔内,加之进镜时的注气。病人都会有些“难受”的感觉。 为减轻病人的痛苦,有人主张检查前进行全身性浅麻醉,使病人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处于半清醒状态,以减少疼痛感觉。我们认为随着肠镜的不断改进(比如已有软硬可变式肠镜,超细型肠镜),检查技术的不断提高,病人的不适感会越来越轻。 8、什人更应该接受大肠癌普查? 50岁以上、曾患过大肠肿瘤的病人、患溃疡性结肠炎10年以上不愈的病人;胆囊切除以后10年的病人、家族中有2个亲属患大肠癌或其他癌;或者有1个50岁以前患癌、未得到根治的血吸虫病患者;盆腔肿瘤手术后,且进行过长时间放射治疗者都属于大肠癌的高危人群,他们更应当定期进行普查。 9、大肠癌需要哪些治疗? 大肠癌的首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由于大肠癌绝大多数是息肉型,如果癌发生在息肉的顶端,而且是早期癌,便可以在肠镜下切除,不必开腹切除结肠。如果癌发生在息肉根部,或者是溃疡性癌或者是疑有转移的癌则必须开腹切除肠管。手术后是否还要进行化疗、放疗,要看癌有无转移、癌的分化程度和病人的综合情况。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