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水致癌 还能不能喝?(2)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9 10:49:31
核心提示: 油炸方便面致癌 还敢不敢吃?
事情起源于上海某媒体的一则报道,报道以沈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张京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教部副主任)
油炸方便面致癌 还敢不敢吃? 事情起源于上海某媒体的一则报道,报道以沈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张京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教部副主任)答记者问的形式进行,并得出结论:“食品权威专家告诉记者,他们最近研究发现,食用人群更广的、现在市场上占绝对量的油炸方便面中,同样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同以往的致癌风波一样,油炸方便面致癌事件同样是闹的沸沸扬扬,此次事件牵扯到康师傅、统一、华龙、福满多等众多方便面厂家。 ■专家释疑:油炸方便面致癌的报道发出后,沈群、张京玉两位教授断然否认接受了该媒体的采访。该报道中引用沈群教授的检测数据称,油炸方便面中的丙烯酰胺含量是每千克29.8-141.6微克,而丙烯酰胺是一种致癌物,因此油炸方便面含有致癌物。沈群教授说:“这种简单的推理看似有道理,实际上缺乏基本的专业常识,并且极易对不知情的消费者产生误导。” 
受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的委托,沈群教授近年来针对方便面的安全性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涉及方便面中丙烯酰胺的含量问题。在第六届中国面制品产业大会上,公布了她对6种市售主要品牌方便面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结果:方便面面饼在经过沸水浸泡5分钟后,其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在实验仪器最小检测范围内未被检出。从受检的6种方便面产品面块中的丙烯酰胺含量检测结果看,其丙烯酰胺含量在14.4微克/千克至141.6微克/千克之间,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安全剂量。6种方便面的调料包中未检出丙烯酰胺。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中国的方便面是安全的。 讨伐聚氯乙烯保鲜膜之后的虚惊 讨伐PVC保鲜膜的风波来自韩国明确禁止使用聚氯乙烯制作保鲜膜,作为证明PVC保鲜膜致癌的证据,动静很大。老百姓对报道中的许多关键词如PVC、PE、DEHA等一头雾水,只剩下保鲜膜、癌及心头的疙瘩。 ■专家释疑:目前,我国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家庭用食品保鲜膜,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的,大多采用安全的聚乙烯(PE)和聚偏二氯乙烯(PVDC)材料生产。而这两种材料生产的保鲜膜,不添加任何有毒化学物质,是被各国所公认的无毒产品,可以放心。有报道称不仅“PVC增塑剂乙基已基胺(简称DEHA)致癌”,甚至说它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引起妇女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男性精子数减低,甚至精神疾病等,但却找不到明确科学依据或实验研究,根本不知道他们的根据是从哪来的。 特氟隆不粘锅真的致癌? 所谓特氟隆,是美国杜邦公司对其研发的所有氟氯代烃树脂的总称。由于这种不粘锅独特优异的耐热、耐低温、自润滑性及化学稳定性能等,而被戏称为“拒腐蚀、永不粘”。美国环境保护署的一个工作组的研究报告称发现合成特氟隆的原料全氟辛酸可能有害,小鼠喂食含有全氟辛酸成分的食物后,生长发育明显缓慢,其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一些老鼠甚至出现肿瘤和过早死亡等现象,从而指控杜邦公司向公众隐瞒了原料有害的事实。消息传到国内,大量的中国消费者开始认为用不粘锅炒菜做饭会致癌,网友感叹说,如果连自己做饭都不安全了。 ■专家释疑:来自美国的这份报告并没有直接对人危害的评估,但是却轻易使用了诸如“有害锅”之类的字眼,使人觉得全氟辛酸可能致癌,从而造成恐慌,但是经过质检部门检测均未检出致癌嫌疑物残留。 生活涉及到的致癌风波太多太多,小编在此也不一一列举了。但是人们经过“盘点”发现,在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各种“致癌风波”中,除雌激素是有明确的条件能致癌以外,其余没有一件是证据确凿的。辣椒酱所含的苏丹红一号、水产品所含的孔雀石绿、特富隆不粘锅所含的多氟辛酸铵、牙膏所含的三氯生、PVC保鲜膜所含的增塑剂DEHA等,均不在编写致癌物“黑名单”的权威机构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的人类致癌评价清单上。不属实的“致癌风波”真是太多了。从一个角度来看,强化人群食品安全的意识没有错,但是媒体不能听风就是雨,把不属实的事情当做真实的事情予以报道。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能导致人心惶惶,使不明真相的人误以为我国已经没有食品安全可言了,更能给国家和生产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