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肿瘤科 > 正文
  • 老汉三年“产”2个巨型脂肪肉瘤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9 10:49:29
  • 核心提示:   导语:年过7旬的陈伯没想到3年之内2次被推进手术室,而且都是同样因为“巨型脂肪肉瘤”。2009年,脂肪肉瘤顶着膈肌难以喘气,手术切除直径超过50公分的脂
      导语:年过7旬的陈伯没想到3年之内2次被推进手术室,而且都是同样因为“巨型脂肪肉瘤”。2009年,脂肪肉瘤顶着膈肌难以喘气,手术切除直径超过50公分的脂肪肉瘤;2010年,脂肪肉瘤压迫胆管出现黄疸,手术切除直径超过30公分的脂肪肉瘤。广州市中医医院普外科杨振淮主任医师提醒:“瘦人突然发胖,尤其表现为肚子越来越大,应该警惕脂肪肉瘤。”
      瘦人突然发福肚腩像西瓜 竟暗藏一串脂肪肉瘤
      2009年,一向身体消瘦的陈伯突然发现自己发福了,而且发福部位只是集中在肚子,其他身体部位没有变化。更奇怪的是,这种“发福”的速度很快,肚子越来越像一个西瓜,而且觉得自己呼吸费劲,常常出现了喘不了气的症状。
      出于陈伯“反常”的担心,家人将他送进医院进检查。B超检查居然发现“大西瓜”不是身体发福,而是腹膜“珠胎暗结”长了脂肪肉瘤。
      杨振淮主任医师回忆道:“由于肿块的不断生长,已经顶住膈肌了。所以陈伯才会出现喘不了气的表现,手术开腹之后发现脂肪肉瘤非常大,直径超过50公分了,而且粘液里还附带了一串大小不一的脂肪肉瘤。”
      所谓脂肪肉瘤,其属于恶性软组织肉瘤的一种,其危险性位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其好发于人体四肢而容易被人察觉,但是对于生长在腹腔内的脂肪肉瘤来说,往往比较难发现,一旦发现已经超过20公分。而且腹腔内的脂肪肉瘤往往不是单一的肿块,而是像母鸡的蛋卵一样,伴随着粘液往往有一串大小不一的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手术切除是唯一 手术并发症是致命伤

      继2009年成功切除巨型脂肪肉瘤之后,陈伯并没有真正安心,相反,他开始了提心吊胆的生活。
      因为脂肪肉瘤具有易发的特点,为了能够及早发现脂肪肉瘤的苗头,陈伯在医生的建议下每月都定期进行B超检查。
      “曾经有人戏称脂肪肉瘤属于‘一年一次’的肿瘤。陈伯在第一次手术切除脂肪肉瘤之后,一直定期进行B超检查,2010年夏天再次发现腹膜后出现脂肪肉瘤。”
      一边是年过七旬并动过一次大手术的身体,一边是不断生长随时可能压迫其他器官的定时炸弹。陈伯再次陷入了两难之中。他选择了暂不手术,定期观察脂肪肉瘤的生长。
      “从专业角度来说,脂肪肉瘤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手术,但是陈伯的实际情况我们也必须考虑在内,必须尊重患者的意愿。”
      杨振淮主任医师说:“按照陈伯的意思是,如果有生之年可以和脂肪肉瘤和平共处,那就不做手术了,但是没想到的是突然出现了黄疸,不得不考虑进行手术,不然的话肿块一直压迫着胆管,最后可能导致并发症肝坏死而丢了性命。”
      脂肪肉瘤每次并发症不一样 确诊患者必须定期检查
      案例中的陈伯2次脂肪肉瘤手术一样,第一次开腹发现肿瘤直径超过50公分,第二次开腹发现肿瘤直径30公分。虽然它们的生长部位都是腹腔腹膜后,但是临床表现症状却不一样。
      因为脂肪肉瘤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发病患者每次看病的原因可能都不一样,这主要是看脂肪肉瘤压迫了哪个器官而决定的。如果压迫胆管,可能出现黄疸;如果压迫肾,可能出现肾积水;如果压迫血管,可造成下肢血肿。
      杨振淮主任医师提醒:“脂肪肉瘤的最佳的处理方式是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对脂肪肉瘤的治疗并真正的作用,目前有的患者会接受术后放疗或化疗,其目的只是延长了脂肪肉瘤复发的时间。因此,对于曾经确诊过脂肪肉瘤的患者来说,哪怕已经成功手术切除了肿瘤,也应该定期进行检查,检查频率以3个月为上限。”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