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肿瘤科 > 正文
  • [前列腺癌]抗雄激素疗法治疗前列腺癌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9 10:48:04
  • 核心提示: 前列腺内细胞对雄激素的依赖各不相同,癌细胞大多数依赖于雄激素,当雄激素水平下降时即可使成人前列腺上皮萎缩,也可使前列腺癌细胞有同样变化。正是基于这
    前列腺内细胞对雄激素的依赖各不相同,癌细胞大多数依赖于雄激素,当雄激素水平下降时即可使成人前列腺上皮萎缩,也可使前列腺癌细胞有同样变化。正是基于这点产生的内分泌疗法,其核心为抗雄激素疗法。由于前列腺癌症状隐匿性强,故发现时多已进入中晚期,抑制雄激素的内分泌疗法就成为中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的基础。

      目前,内分泌治疗作为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睾丸切除、应用雌激素、雄激素拮抗剂治疗、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疗法和内分泌联合疗法等。

      1.睾丸切除术雄性激素能够使前列腺癌细胞增生活跃,故可采用双侧睾丸切除术治疗。睾丸切除可使血清睾酮从500纳克/分升(ng/dI)降至50纳克/分升(ng/dl),从而有效地阻止了大多数依赖雄激素前列腺癌的代谢,使癌消退。睾丸切除术后可能出现阵发性发热、出汗、阳痿等。临床常用于前列腺癌晚期转移癌病人,术后5年生存率为31%,有转移者为20%,睾丸切除术的优点是能去除体内雄激素的主要来源,不增加体内另一种激素,没有服用雌激素后所出现的贫血、心血管病变及偶然发生的肝功能衰竭等副作用,不存在病人无法坚持长期服药的问题,能一次完成治疗。

      2.雌激素 无论天然和合成的雌激素都可通过垂体性腺轴降低睾酮水平,抑制垂体释放促黄体生成激素(LH)。亦可增加性类固醇结合球蛋白,降低睾丸内睾酮的合成,增加垂体催乳素分泌,降低前列腺细胞内DNA合成,使睾酮达到去睾水平。从而影响前列腺细胞的代谢,使腺体萎缩。最常用的药物是己烯雌酚,主要副作用为乳房发育、阳痿、恶心、呕吐等,大剂量可以引起心血管并发症。

      3.抗雄激素药物 主要作用是阻止雄激素作用于靶细胞,抑制前列腺细胞核的DNA合成。包括类固醇和非类固醇两类。氟他胺为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氟他胺除有抗雄激素作用外,无任何其他激素的作用,因此副作用较少。常见有男性乳房女性化或乳房触痛、溢乳等。氟他胺国内已能生产,并纳入医保范围。

      4.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 在使用初期可使睾酮及LH水平升高,但应用一周后LH、睾酮水平开始下降,3~4周即可达到去睾水平,LHRH-A治疗同口服雌激素治疗相比具有副作用少、无心血管并发症的优点。常用药为Buserelin,一个月即可达到药物去睾,但是国内尚不能生产,费用昂贵。

      5.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因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抑制肾上腺产生雄激素,故用于治疗前列腺癌,能改善一般情况,可作为姑息疗法。目前较少采用。

      6.内分泌联合治疗 主要是在用药物或者手术方法去除睾丸来源雄激素的同时,用抗雄激素药物阻滞其他来源的雄激素对癌细胞的作用。主要方案为双侧睾丸切除术+氟他胺或LHRH-A+氟他胺联合使用。早期应用内分泌联合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临床资料已经证实了这种疗法的显着疗效。在一些典型病历中,这种内分泌联合治疗的近期效果是相当突出的。

      考虑到治疗的风险、副作用、费用以及对生活质量影响等因素,对大多数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联合治疗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选择。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