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肿瘤科 > 正文
  • [淋巴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分型的新依据是什么?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9 10:47:51
  • 核心提示: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三院张清媛教授等从染色体水平对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分类,补充了病理学分型方法的不足,从而准确地反映了淋巴瘤的临床特性和生物学特征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三院张清媛教授等从染色体水平对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分类,补充了病理学分型方法的不足,从而准确地反映了淋巴瘤的临床特性和生物学特征。

      研究者发现,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生存期影响明显的是14号、18号染色体易位,7号染色体、17号染色体异常,以及多倍体核型。对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细胞遗传学分型,有助于制订个体化医疗方案,帮助判断预后,提高治愈率,减少因过激治疗而产生的毒副反应。

      由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学的迁移性和不均一性,致使该病的诊治和预后判定比较困难。以染色体异常分析作为基本方法,对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细胞遗传学分型,可弥补病理分类的缺憾,但其染色体改变复杂及染色体制备困难,使有关方面的研究一直缺少突破性进展。

      张清媛教授等人从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入手,采用改进的染色体制备技术,对64例经病理确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进行了染色体分析及随访观察,比较理想地反映了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生物学行为。

      患者中有14号、18号染色体易位者,6例为滤泡性低度恶性淋巴瘤,1例为弥漫型大细胞性淋巴瘤。临床治疗结果表明,滤泡性低度恶性淋巴瘤病人预后好,缓解率高,生存期均超过5年。而1号、7号、17号染色体改变或异常者,其疗效不佳,预后较差,对化疗耐受,病死率高。

      研究证实,多倍体核型占优势者预后差,正常核型占优势者治疗效果好,但未发现核型中正常与异常中期分裂相的比率变化对生存期有影响。在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张清媛等注意到性染色体丢失最多见,且与其他克隆性异常相伴随,推测性染色体的丢失可能是继发于其他异常。特别是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其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更加多见,并与其他克隆性异常相并存。

      该组病例染色体重排以6号染色体短臂缺失最多见,且常与其他结构异常并存,特别是与17号染色体异常并存,其预后较差。此外,7号、17号染色体异常的病人,其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较高,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在评审这一科技成果时,有关专家一致指出:该项研究设计合理,方法新颖,提出了非霍奇金淋巴瘤染色体分型标准,准确地预测了本病的生物学行为,进而帮助医师正确地选择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