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血液科 > 正文
  • 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相关知识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09:57:22
  • 核心提示:   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数量降低是引发白血病的起因,我们在找到病因之后,应该对症下药,经过白血病治疗很快能够有显著的效果。但是,患者往往重视西方
      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数量降低是引发白血病的起因,我们在找到病因之后,应该对症下药,经过白血病治疗很快能够有显著的效果。但是,患者往往重视西方的治疗方式,而忽略了中医对白血病病因的治疗方式。今天,我们一反常态介绍一下中医学治疗血小板减少的知识。
      中医学认为血小板减少症是属于气虚、阴虚、血热三种范畴之中,经过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界又取得了新的认识。多数专家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主要病机为虚、热、瘀三种。有作用认为本病与、肝、肾关系密切。
      故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精能化血,肾虚则精血以化生,故血小板减少。脾主统血,脾气亏损则血不循经而外溢。肝藏血,主疏泄,肝郁化火,则迫血妄气机不畅肝气郁结,气滞紫斑;肝虚而致藏血失职也可致出血。所以说,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病机以虚为本,络伤血瘀,火伤血络是目标。从病位看,主要在脾、肝、肾。急性型以热为主,慢性型热、虚、瘀俱见。
      中医学对血小板减少的辩证:
      1、脾肾阳虚型:该患者表现在气血两虚型基础上伴见畏寒怕冷,体胖大,脸色苍白,腹胀、等脾肾阳虚表现。
      2、血热妄行型:该病患者主要起病急骤,苔黄,舌红,出血量大,还伴有发热、畏寒、咽痛等外感症状。

      3、气血两虚型:该病患者通常表现起病徐缓,出血量少,月经规律,还伴有乏力头晕心悸,运动之后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更加明显。
      4、肝肾阴虚型:该病患者通常表现有多处部位出血且量大而猛,经期提前,出血还伴有便干、手足心热,脉细数,糖尿病高血压等激素合并病症。
      血小板减少是白血病病因之一,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可以通过了解以上的中医学治疗方式尝试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相信有一个合理良好的治疗方案,一定会使患者朋友早日恢复健康。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