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血液科 > 正文
  • 什么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09:56:23
  • 核心提示: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能包括(不限于):骨髓生成血小板不足,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酗酒,巨幼细胞贫血,某些骨髓疾病,血小板滞留在肿大脾脏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能包括(不限于):骨髓生成血小板不足,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酗酒,巨幼细胞贫血,某些骨髓疾病,血小板滞留在肿大脏中,肝硬化充血性脾肿大骨髓纤维化,血小板被稀释,大量输血或血液置换(贮存血中血小板很少),体外循环手术,血小板消耗或破坏过多。  此外还有一些因素如:HIV感染,输血紫癜,某些药物如肝素、奎宁、磺胺类抗菌素、一些口服的糖尿病用药、金制剂、利福平等,新生儿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内凝血性疾病如产科并发症、癌症、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创伤性脑损伤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殿,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严重感染伴败血症
      血小板减少的危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是血小板显著减少,伴有皮肤粘膜紫癜,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
      急性型多为10岁以下儿童。所在冬、春季节发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成人急性期少见,常与药物、感冒、劳累有关,病情比小儿严重。起病急骤,可有发热。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粘膜血。也常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结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
      慢性型较为常见,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殿的80%,多为10-4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衄或月经过多。瘀点或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
      怎样预防血小板减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血小板减少症类的疾病。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近年的研究支持ITP的免疫与免疫机制有关,因此认为应改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预防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措施

      1、预防感冒,密切观察紫斑的变化,密度、颜色、大小等,注意体温、神志及出血情况,有助于了解疾病的预后及转归,从而予以及时的处理。
      2、避免外伤,出血严重者须绝对卧床休息。慢性患者,可据实际情况,适当参加锻炼,避免七情内伤,保持心情愉快,食宜细软,如有消化道出血,应进半流质或流质,忌食烟酒辛辣刺激之物。
      3、斑疹病痒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九华粉洗剂涂擦,注意皮肤卫生,避免抓搔划破皮肤引发感染。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