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之时,许多人都会出现提不起精神、疲乏、嗜睡、频繁打呵欠等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言的“春困”。这是因为在春季,气温逐渐升高人体的阳气也随之开始日趋旺盛,体表毛孔舒展,末梢毛细血管的供血量增加,而流人大脑血管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刺激减弱,甚至出现抑制状况,于是人体就会有昏昏欲睡的表现。此时打几个呵欠,可以通过深呼吸加大人体的吸氧量,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所以春困不是病态,而是人体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相应调节的一种短暂的生理现象。可是,如果老年人和一些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在春季也频繁出现打呵欠等类似春困的现象,就应提高警惕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缺血性脑中风发病的前兆。
临床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70%至80%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繁出现打呵欠的现象。其原因是老年人特别是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变窄,血管壁弹性降低,致使流向大脑的血液量减少。而大脑对氧气十分敏感,当大脑缺血缺氧时,即引起哈欠频频、昏昏欲睡。因为打哈欠可使胸腔内压力下降,经下腔静脉回流心脏的血量增多,心脏的输出量增多,脑细胞的供血能力得改善。因此频频哈欠常预示缺血性脑中风可能在近期发生。
那么,怎样区分春困与脑中风前兆呢?根据临床调查,脑中风患者在发病之前,除了会有类似春困的现象以外,还会出现以下症状:
1.突然出现一眼或双眼短暂发黑,或视力模糊的情况,常感到眼前有东西旋转。也有的患者会出现两眼结膜(眼白处)的微血管曲张,一侧或双侧眼皮不停地抽动。
2.突然出现一侧手、脚或面部发麻,并伴有肢体无力,走路时头重脚轻等症状。
3.突然出现舌头不灵,说话不清,甚至语无伦次等情况。也有的患者会出现张口费力,吞咽食物困难,咀嚼食物时牙关发紧等症状。
4.突然出现眩晕,且常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等症状。还有的患者会出现鼻孔出血,不自主地流涎,上嘴唇抽搐或麻木等情况。
5.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跌倒,或伴有短时间的神志不清。还有的患者会感到头昏脑涨,神志恍惚,甚至突然失去记忆力和鉴别力。
医生提醒,春季温差变化大,是脑中风病的高发季节,当老年人及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等脑中风的高发人群出现类似春困的现象并伴有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检查,切不可把这些脑中风的前兆当作“春困”而失去警惕,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