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根据一份相关的调查显示,“过劳死”已经不单是威胁到一线职工,并有向白领阶层蔓延的趋势。目前,我国大城市的白领处于“过劳”状态接近六成。看到这惊人
根据一份相关的调查显示,“过劳死”已经不单是威胁到一线职工,并有向白领阶层蔓延的趋势。目前,我国大城市的白领处于“过劳”状态接近六成。看到这惊人的数据,有医学专家表示,这是因为他们恣意挥霍精力,导致了健康透支,而且对于不断出现的危险信号“毫无反应”,没有及时就医,导致过早坠入死亡的深渊。下面,跟大家分析一下,什么情况容易引发过劳死,以及预防的方法。
●白领缘何频发过劳死
1、压力过大
白领的压力过大来源于劳动强度、工作压力、生活不规律、经常加班等,这些都在透支他们健康。在网络上,有人发起一个投票 “你平均每天加班几个小时”的主题,超过1800人参与的投票显示:13%的人平均每天加班1小时,16%的人每天加班2小时,11%的人平均每天加班3小时,35%的人平均每天加班3小时以上。75%的上班族要加班。白领们在外界看似有无数的光环,稳坐办公室叹空调,但其实许多每天拼命奔跑在经济线上的白领,过的是“年轻时拿命换钱,年龄大后拿钱换命”的生活。
而我们不时会看到一些关于“过劳死”的报道,近日,记者在一个小范围内的调查发现,工作上留任的压力、升迁的压力、上司的压力是白领们办公室中的“三座大山”,而生活中白领们还要面临择偶的压力、买房的压力、健康的压力。
2、漠视健康
白领中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的人较多,如果不及时就医,就会积劳成疾,严重的还会威胁到生命。白领从自身来说,一是缺少保健知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出现轻微不适或小病症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二是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缺少运动、抽烟、喝酒、熬夜等,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三是饮食无度、暴饮暴食,因工作需要陪吃陪喝,尤其是大量酗酒,无法克制,严重损害了健康。有资料表明,直接促成“过劳死”的五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3、环境恶劣
有些朋友的工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高寒、高温、高湿的工作生活环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这些原因,损害了白领的健康,有的线形成亚健康状态,继而导致直接促成‘过劳死’的五种疾病,引起死亡;或者这些因素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都能引起心律失常
精神紧张为何会让心律失常
因为窦房结这个心脏“司令部”发出电信号,虽说是由其细胞的内在生理功能决定的,但还受到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影响。交感神经兴奋,使窦房结发出的频率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迷走神经兴奋时,则心率变慢,血压降低。过度紧张,让人处于应激状态,而应激会让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抑制,进而影响到心跳的节律和频率,心跳加快,血压上升。所以,我们在生气或紧张时,常感到心跳加快,心悸,头晕。
过度劳累为何引起心律失常
持续过度疲劳也可引起心律失常。一般人疲劳是不会引起心律失常的,但对一些存在心脏病隐患或者已经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和既往有心律失常的人,过度疲劳,甚至一般的劳累都可以诱发和加重心律失常。因为过度疲劳会使血液循环系统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如有心脏基础疾病,本身心脏负担已较重,再加上过度疲劳,令心脏负荷更重,则可出现心肌张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肌耗氧量增加,对血液的需求增加。如心肌此时血液供应不足,心肌缺氧,就会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甚至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而且,现在随着心脑血管病的年轻化,心律失常也已呈年轻化趋势。
●如何预防‘过劳死’
1、减轻负荷
要尽量减轻工作压力,少加班加点,能不加班的就不加,作息要有规律。
2、重视健康
白领应该加强保健意识,改善生活方式。要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切忌陪吃陪喝、酗酒无度、暴饮暴食、从不运动。一旦出现亚健康状态,就要注意调整;而企业领导要有长远的眼光,以人为本,爱护人才,重视职工的健康。尽量少给员工安排加班,保证员工有休闲时间。改善劳动条件,定时体检,防患于未然。
3、预防猝死
白领“过劳死”很多是心源性猝死,尽管心源性猝死有不可预测性,给预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但依然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预防措施:
1)去除诱因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大量吸烟,酗酒,高脂肪饮食,暴饮暴食,电解质紊乱,盛暑严寒,用力大便等,是心源性猝死的诱发因素。尽量避免、控制、去除这些诱因,就可能避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2)警惕猝死先兆
频发性室早:Lown氏分级3~5级属于严重心律失常。美国纽约随访了1739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24.4个月,发现4~5级室早的猝死率,比没有心律失常者高3倍。因此,及时发现、积极控制3~5级的室早,有可能减少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严重的心动过缓:50次/分的窦性心动过缓、2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窦性静止、病窦综合症等,均有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应积极治疗,严加防范。“载舟之水也覆舟“,要特别注意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源性猝死。
Q-T间期延长综合症:无论是家族性、药物性、还是病理性的,都应积极有效地治疗,以防晕厥,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室颤、猝死。
大面积心梗:大面积心肌梗塞,尤其是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者,应积极处置,防范猝死。
3)防治冠心病、心肌梗塞
因为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冠心病、心肌梗塞,所以,“釜底抽薪“的办法是从根上做好防:定期到医院体检,及时发现冠心病及其易患因素;一旦发现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应及时有效地治疗;尤其是妥善处理急性心肌梗塞及其并发症;努力控制与消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超重、吸烟等易患因素。
4)广泛普及抢救知识
对医生、心脏病人家属、学生、警察、司机、电工、消防队员、红十字会员等,进行猝死知识普及及现场抢救技能的培训。遇有猝死病人,应就地进行有效的现场急救,并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白领“过劳死”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大家应该从根源上认识危害,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