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心律失常如何医治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5:20:59
核心提示:
初步判断心律失常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摸脉搏。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往往提示有心律失常发生。心电图可明确诊断大多数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最常用。但绝
初步判断心律失常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摸脉搏。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往往提示有心律失常发生。心电图可明确诊断大多数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最常用。但绝大多数心律失常都为阵发性,患者就诊时若未发作,心电图可能仍为正常。这时,可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连续记录心脏24至48小时的跳动捕捉心律失常。若还不能发现,可通过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 心跳低于每分钟60次并不表明心脏一定有问题,更不表明一定需要治疗。有以下三种情况的缓慢心律失常一般需要治疗:有明显的憋闷、气短、头晕、乏力症状,甚至出现晕厥;既有心跳过缓,同时又有阵发性心跳过速;心跳明显过慢,常低于每分钟50次,活动后心跳也不能加快。 中医理论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法论述颇多。基本观点是本病属中医心悸、迟脉证范畴,多见迟脉,并见沉、细、结脉等,临床表现不仅有胸闷、心悸、气短、疲乏等心气虚弱证候,常同时伴有面白光畏寒、眩晕昏厥、腰膝酸软等心肾阳虚证候的特点,故大多学者认为心肾阳虚是本病的共同病理基础,临床上对本病症的中医辨证以心气(阳)不足,气阴两虚、心肾阳虚、阳虚欲脱、痰浊内阻、心脉瘀滞等证型最为常见。其主要病机是由于心肾阳虚、心气虚弱、气虚血滞、血液运行无力所致。其他辩证类型包括:心阳不振、心血瘀阻、气阴两虚;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痰湿阻遏;心肾阳虚、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心气阳不足、气阴两虚、心肾阳虚、阳虚欲脱、痰浊内阻、心血(脉)瘀滞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近年来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取得许多进展。步长集团研制的参仙升脉口服液由红参、淫羊藿、补骨脂、枸杞子、麻黄、细辛、丹参、水蛭等8味中药组成,具有温补心肾、活血化瘀之功效,是第一个专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专利中成药。 毒性试验证实步长参仙升脉口服液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适合长期服用。试验过程中发现服用步长参仙升脉口服液痊愈的患者复发后再次服用本药,仍能取得理想效果,且无成瘾性。这又成为本品的一大亮点。特别适用于阳虚脉迟证,症见脉迟、脉结、心悸、胸闷、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气短乏力或头晕、舌质暗淡或有齿痕、或舌有瘀斑、瘀点。相当于轻、中度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和轻度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不合并有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心肾阳虚,寒凝血脉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