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测量特殊人群的血压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5:20:51
核心提示: 测量特殊人群的血压首先要了解哪些是特殊高血压,特殊人群的血压都有哪几种,只有这样才能更精准的测量出血压值。
1.特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测量特殊人群的血压首先要了解哪些是特殊高血压,特殊人群的血压都有哪几种,只有这样才能更精准的测量出血压值。 1.特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老年患者最常见的高血压类型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此外,白大衣高血压、隐性高血压,以及体位性低血压也较为多见,还有可能表现为假性高血压(收缩压偏高)与假性低血压(收缩压偏低)。因此对于老年人,每次应测量2次或更多次血压,并常规测量立位血压,以发现体位性低血压。 假性高血压鉴别方法为:用血压计袖带阻断肱动脉同时,仍可触摸到动脉搏动。此外,由于老年人的柯氏第一音与第二音的间隙较大,听诊时常因误将柯氏第二音当作第一音,而低估了收缩压水平,造成假性低血压。避免方法是充气至200~250 mm Hg后缓慢放气,听到的第1个搏动声为收缩压。有研究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的主动脉舒张压接近柯氏第四音,若以柯氏第五音作为舒张压读数,可能导致假性低血压。 2.无脉症高血压患者 肢体脉搏明显减弱或缺如,血压明显降低或测不出,即为无脉症。5%的正常人双侧上臂血压测量值相差10mmHg,约25%的正常人相差10~20mmHg。若两上臂血压测量值差值>20mmHg,应视为不正常,需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有条件时可进行血管造影及血管超声等检查。 3.心律失常高血压患者 对心律失常患者,特别是脉搏短绌明显的房颤患者,测量血压原则是提高充气压,减慢放气速度,测量多次血压,取其平均值。动态观察血压,可获得更为客观的血压测值。 4.肥胖的高血压患者 肥胖患者使用过小袖带可显著高估血压,因此上臂粗大或二头肌发达者,需更长更宽的袖带来压迫肱动脉,同时,将袖带囊中央放置于肱动脉脉搏之上也尤为重要。对于上臂围大于50 cm者,建议将适宜大小的袖带缠绕在患者前臂,并将前臂支持在心脏水平,在腕部触诊其桡动脉脉搏,在桡动脉处听取柯氏音,用多普勒探头检测收缩压,或用示波测量血压仪测量收缩压。 5.儿童高血压患者 对儿童测量血压时,袖带囊宽度至少为鹰嘴与肩峰中间处臂围的40%。对儿童或青春期前少年,在第四和第五柯氏音之间常存在数毫米汞柱差别,而对于一些儿童,即使水银柱位于0,也可听到柯氏音,其生理意义有限。确定一个儿童患有高血压之前,必须反复验证,对于反复测量都显示血压升高的儿童,应测量其腿部血压以筛查主动脉缩窄。儿童也有白大衣高血压表现,但对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的作用尚不清楚。 6.妊娠高血压患者 正常孕中期妇女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孕前下降5~10mmHg,孕晚期逐渐恢复至孕前水平。对于妊娠妇女,应测量坐位或左侧卧位左臂血压,尤其是在分娩期间,左侧卧位是合理选择。如果患者上臂围≥33 cm,应使用较大血压袖带。妊娠妇女的舒张压仍以柯氏第五音来定义,如果放气时一直听到柯氏音,直到袖带中压力为零,便需要用柯氏第四音来确定舒张压。白大衣高血压在孕期也较常见,可利用动态血压进行检测。 测量血压的意义是监测血压的变化,目标是控制血压,通过血压来治疗预防。第一要防止出现并发症,第二是对已有高血压和并发症的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尽可能逆转病情,防止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所以临床一旦确诊高血压,不论病情轻重,首先要对高血压可能造成的重要器官损害进行全名系统的检查,评估损害程度,为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