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心血管 > 正文
  • 心血管疾病防治易入十大误区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5:20:43
  • 核心提示: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发病率极高,夏季也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胡桃红指出,他在临床中发现,广大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防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发病率极高,夏季也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解放军第二兵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胡桃红指出,他在临床中发现,广大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存在十大认识误区,走出这些误区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中之重。
      1. 老年人才得心血管疾病

      有些年轻人认为,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人的专利病。其实不然,就高血压而言,仅在我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发病率就已达到8%。所以,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应定期测量血压,特别是在30岁以更应如此,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生活中应注意纠正诱发血压增高的酒、口味过咸等不良习惯。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脏病,动脉硬化过程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当然,血管只有狭窄到一定程度,或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时才会带来明显症状。由于食、生活习惯及外界环境等影响,目前我国的冠心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很多年轻人出现了冠心病心肌梗死,甚至因此而死亡。
      2. 运动量越大越好
      现代人特别是办公室一族,工作生活紧张,没时间锻炼,偶尔有一点放松时间便跑到健身房狂炼一番,或是一口气爬到山顶,以为这样对身体有好处。殊不知,这样做的危害更大。这类人由于长期工作紧张,体能透支,疾病已悄然而至,一旦激烈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其实,运动有点喘、微微流汗、讲话不累,这样的运动强度才是适当的。若活动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明显感到疲乏,甚至有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就说明运动过量了。
      3. 尽量不吃药
      很多冠心病患者平时犯心绞痛的时候,总是先忍着,尽量不吃药,认为经常吃药,以效了。其实不然。心绞痛的急救用药如硝酸甘油等,只有长期吃且每天吃的频率又很高的时候,才可能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并不会形成耐药性。另外,心绞痛发作时及早服药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减轻心肌损伤,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4. 急性心梗保守治疗好
      有些冠心病患者对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太少,觉得手术有风险,在紧急时刻不愿选择急诊介入手术,错失救治良机,甚至失去了生命。其实,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它为冠心病提供了药物治疗以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冠心病介入治疗创伤小、效果好,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然而,有资料表明,在我国仅有30%的急性心绞痛、急性心梗等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接受了紧急介入手术;高达7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药物保守治疗,但效果很不理想。
      5. 放上支架就万事大吉
      很多经常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做完支架手术症状迅速消失,甚至可以恢复体力活动,就以为万事大吉了。其实,支架治疗只是一种物理治疗,它通过改善血管局部狭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而使心绞痛得到缓解。其实,这类患者由于有冠状动脉硬化,其他部位同样也会发生狭窄,危险性仍然存在。更何况有些患者血管病变较多,支架只放在了几个重要的部位,还有的狭窄血管没有放支架。因此,即使放了支架,同样应注意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根据病情按医生要求继续服药治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