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素降血脂不靠谱 高血脂也可吃荤 2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5:20:31
核心提示: 素食饮食提防三误区 人们在选择素食的时候,往往会陷入3个误区:
误区一:主食过多
既然不能吃肉,那就多吃米、面,总不能让自己饿着。问题是,现代
素食饮食提防三误区 人们在选择素食的时候,往往会陷入3个误区: 误区一:主食过多 既然不能吃肉,那就多吃米、面,总不能让自己饿着。问题是,现代主粮加工非常精细,含有大量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摄入过多,就会在人体内转化生成甘油三酯,储存下来。长此以往,高血脂就是必然的了。杨伯就是典型的主食过多的例子。 误区二:选择不当 爱美的王女士就是个反面教材。她为了保持身材,很少吃主食,更少碰荤腥,但是血脂年年偏高。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身为广东人,王女士很喜欢吃瓜子、板栗、花生、核桃等坚果,甜品和奶昔之类的饮料也是她的心头好。坚果脂肪含量高,甜食含糖多,这种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脂肪摄入过量。炒菜用油多,喜欢吃煎炸豆腐、炒河粉的素食者,也要注意这个问题。 误区三:营养不足 素食者最容易缺乏B族维生素,因为维生素B1、B2、B6等在奶、蛋、肉、鱼中含量较丰富。而B族维生素参与调节糖、脂代谢,促使其转化成热量而消耗。若素食者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糖、脂代谢紊乱也就不奇怪了。 降血脂吃鱼比吃素好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教授圣迪卡·马可维娜表示,“我们的研究首次提供证据,经常吃鱼可降低血脂蛋白。” 高血脂与心血管的关联性,主要是血脂蛋白会和血栓造成血管阻塞,进而引起心脏病及中风。选择人种相同,但饮食习惯略有不同的班图族展开实地调查。一组住在湖边村落,以鱼为主食,另一组则是以蔬菜为主食的农人。两组在相同的血脂蛋白情况下,经过一时间后发现,吃鱼组较吃素食组能持续降低血脂蛋白,两组的脂蛋白含量相差40%。 不过,马可维娜强调,这项研究虽进一步证实环境饮食因素中,吃鱼能有效降低胆固醇,但她并不建议民众以鱼油当做营养补充食品。她说:“我们需要更大型、长期的调查,在确认补充鱼油的剂量后,才有助降低血脂蛋白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专家支招:降血脂也可以吃肉 专家建议高血脂病患者采用‘三多三少三平衡’的原则,少荤多素才是比较合理的饮食结构。 三多:即多蔬果、多粗粮、多豆类。 每餐保证半斤以上的蔬菜,每天2份(每份200克左右)水果。花生、瓜子等坚果脂肪含量高,应限量食用,每周两三次,每次半把左右。燕麦、小米、玉米、高粱等粗粮对降血脂很有帮助,建议每天用部分粗粮(80克以上)替代精米细面。黄豆及其制品可替代部分肉食,绿豆、红豆、扁豆等杂豆则可作为粗杂粮,替代部分精粮。 三少:即少食用油、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少甜食和饮料。 避免食用任何动物油和人工油,各种植物油交换食用,每日控制在25克以内(相当于每餐1勺)。尽量减少外出就餐和食用加工食品。动物内脏、鱼子、虾、蟹黄等胆固醇含量很高,肥肉、五花肉、排骨、鸡皮、鸭皮等脂肪含量很高,不吃为上。蛋黄胆固醇含量也高,但其中的卵磷脂能促进胆固醇代谢,每周吃3个鸡蛋是合适的。尽量避免食用甜食、饮料和零食等。 三平衡:即饮食平衡、身体平衡、食动平衡。 普通人摄入的食物应该是这样的:水1200ml,谷类250~400克,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畜禽肉类50~75克,鱼虾类50~100克,蛋类25~50克,鲜奶300克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大豆30~50克或相当量的大豆制品,烹调油25~30克,盐6克。而高血脂病人,应再略减少肉类、烹调油,谷类的一半应是粗粮,奶类选择低脂奶,多用鱼虾类替代畜禽肉类食物, 每日饮水增加到1500ml或以上。“若患者较为肥胖,还应根据营养师的建议进一步控制饮食。”他建议,高血脂病人每日运动半小时(或步行6000步)以上。如果体重超标,则应增加到45分钟或1个小时。 专家提醒:如果单纯饮食控制3个月没有明显效果,或者血脂中度增高时,此时单纯的饮食治疗或已不够用,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加服调脂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