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心血管 > 正文
  • 高血压患者“晨峰”最危险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5:20:25
  • 核心提示:   “血压晨峰”带来危险时刻

      不少高血压病人认为每月只测一次血压就足够了,其实即使每日测一次也不够,这是因为人的血压是24小时波动的。犹如激素
      “血压晨峰”带来危险时刻

      不少高血压病人认为每月只测一次血压就足够了,其实即使每日测一次也不够,这是因为人的血压是24小时波动的。犹如激素的分泌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人的血压也有自然节律,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绝大多数血压正常的人群和三分之二的高血压病人中,夜间血压比日间血压要低10%左右。人的血压的昼夜节律可以让心、脑、肾全身血管在夜间得到充分“休息”,这是正常的生理调节。
      但是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波动幅度比正常人的要大。认识病人的血压波动性对高血压治疗有重要意义。
      人在夜间睡眠时血压降低,大约在凌晨2、3点最低。清晨醒前血压快速升高,晨醒开始日常活动的最初几小时内(约清晨6-9点)血压达到或者接近最高峰。这时的血压甚至于比夜间高40-50毫米汞柱以上,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血压晨峰”。
      对于高血压病人这是个危险时间,因为此时病人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时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此外一夜没有喝水,病人呼出不少水分,血黏度高。对于有动脉粥样斑块的高血压病人,此时斑块容易破裂,导致心肌梗死脑梗塞脑出血。有研究显示9点的发生率比晚上9点高3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高峰也在上午9点到12点;清晨的中风发生率约升高60%。老年人在凌晨去世的占60%,心血管疾病突发达70%一80%。这种危险到中午12点后会减小。
      对于昼夜节律的病人,(常发生在老年人,肥胖伴有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继发性高血压),夜间血压甚至比日间血压高,导致心脑血管长期得不到“休息”,也很容易并发心、脑血管事件。
      血压波动导致危害升级

      如果全天血管内压力波动大,很容易造成血管内皮受损,日久会造成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对轻、重度高血压病人来说,如果血压在一天内的波动很大,不能平稳降压,可能比不吃药更危险。
      有些服用短效降压药的病人,按医嘱应该一日服用三次,但只服用一次,这必定造成血压波动性大。因为他们的血压在服药后的4至6小时内下降,但之后如果不再服药控制,血压就会上升,长期下去很危险。因此服降压药,不能只看血压是否下降,而是看血压是否能24小时平稳降压。
      减小药物引起的血压波动性的最好办法是做血压24小时监测,以了解血压全天变化。这也是掌握夜间入睡后血压变化唯一的最可靠办法。可是24小时血压监测过程较复杂,病人不可能常做,所以当前医学界推荐高血压病人学会自测血压来了解服药后降压是否平稳,血压是否得到24小时控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