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也有生理与病理之分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5:20:24
核心提示: 心悸、心慌、胸闷、乏力……以上这些症状在发生心律失常时都有可能发生,但由于普通大众所具备的医疗专业知识有限,对心脏出现不良情况会产生或忽视或
心悸、心慌、胸闷、乏力……以上这些症状在发生心律失常时都有可能发生,但由于普通大众所具备的医疗专业知识有限,对心脏出现不良情况会产生或忽视或过分重视、害怕的错误态度。 心律失常,顾名思义,心律代表着心脏的节律,通俗讲就是心跳。心律失常说明心脏的节律出现异常现象。心脏内的激动起源或者激动传导不正常,引起整个或部分心脏的活动变得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者各部分的激动顺序发生紊乱,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生改变,就叫做心律失常。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颤、室颤均为心律失常的病症。另外,心律失常通常包括两种状态:一部分是可感知的,即患者能感受到心跳异常带来的不适感;还有一种是心电图上能显示的心跳异常,叫心电传导异常。后一种情况,可能患者短期或者长期都不会察觉不适。 年轻人由于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可以出现: (1) 生理性的心律失常:如年轻人易激动、兴奋、从而交感神经兴奋而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如过度劳累,激动,饮酒过量,还可出现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可能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而出现功能性的1度或2度房性传导阻滞。 (2) 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如无明显病史,往往症状不重,或明显疲劳后出现症状,多见于心肌炎病人,有的无明确病史。据症状体征考虑是较严重心律失常时,由心肌炎遗留的后遗症所致,或经辅助检查而确诊为先天性的心脏传导系统存在附加束所致。亦有个别患者年轻体壮,心肌炎病史不明确,或有感染,发烧,未引起重视,心脏已存在潜在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但症状不突出,因突然剧烈运动而突然死亡,尸体解剖发现心肌炎症存在。因此,年轻人也应当有病及时治疗,定期体检有利于健康。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