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5:19:58
核心提示: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正常节律发生了异常改变,快于正常心率(60-100次/分)的心律失常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上以心悸、心慌、胸闷、乏力、头晕、目眩等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正常节律发生了异常改变,快于正常心率(60-100次/分)的心律失常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上以心悸、心慌、胸闷、乏力、头晕、目眩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肢冷汗出、意识丧失、抽搐等表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它是因心跳突然急剧加快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常在平静状态下,没有任何先兆,心跳突然加速,脉搏多在160—240次/分,小孩可达300次/分。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几秒,长则几天,多数病人发病后可自行终止,常常是发作突然终止,有突发突止的特点,少数病人必须用药后才能终止。其它症状轻重不一,轻时可只有心慌、憋气、头晕、乏力,重时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晕厥、抽搐或休克,症状的轻重,取决于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年龄的大小,是否有其他心脏病及病人的耐受程度。该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药物,但不能根治,效果欠佳,长期用药可能有副作用,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作的频率亦会逐渐增加。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
目前最佳的选择是导管射频消融术。这是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手术,现在已非常成熟。该手术是在X光血管造影机的监测下,通过穿刺血管(股静脉、股动脉、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把电极导管插入心脏,先检查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异常结构的位置(称为心内电生理检查),然后在该处局部释放高频电流,在很小的范围内产生很高的温度,通过热效能,使局部组织内水分蒸发,干燥坏死,达到治疗目的。与药物治疗相比,导管射频消融术可一次性根治,术后不再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外科手术比,它不需要开胸和全麻,病人无痛苦,操作方法简便。其特点是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高,术后24小时就可起床活动,住院时间短(一般术后三天出院),并能迅速根治。适应症:阵发性室上速、预激综合征、特发性室速、阵发性房速、房扑、房颤等快速性心律失常。医院拥有大型C型臂X光机、多导电生理记录仪、射频消融仪,科室人员配备齐全,实力雄厚。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这类心脏病患者的最好手段。它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几乎无严重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