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心血管 > 正文
  • 防心血管病 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5:19:41
  • 核心提示:   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以及我国南方各省市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和港澳地区心血管病专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
      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以及我国南方各省市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和港澳地区心血管病专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专家指出,改变现状的关键是改变生活方式,包括戒烟、保持理想的体重、健康的食模式等等。

      血压并非越低越好
      会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指出,尽管目前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技术发展神速,但很多疾病缺少根治性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从国际先进国家心血管防治的理念上看,我们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方向将有三大转变,那就是疾病防治的“尽早”、“适度”和“综合”。
      ○尽早———“天花板”效应:尽早是指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越早越好”。有研究发现,对于老年、糖尿病和有心脏病的患者,即使应用了多种治疗手段,包括强化降压治疗和多重危险因素干预,即使做了支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仍很高。因此,已有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患者存在一个治疗的“天板”效应。如果早期不预防,等到疾病缠身,再去看病得到的益处将非常少。
      ○综合———与血脂紊乱、糖尿病等多病协同作用:心血管病的管理已经从单一的危险因素扩大到了一个综合危险。比如,高血压常与血脂紊乱、糖尿病、肥胖和吸烟等多项危险因素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心血管疾病。因此,不应孤立地看待某一种危险因素,比如治疗高血压就应与患者的整体治疗一并考虑,以达到更全面、整体地评估心血管风险。严格管理血压的同时应关注其他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这已成为高血压综合防治的趋势。
      ○适度———血压并非越低越好:已有明确的证据证实,积极控制各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在内的危险因素可以预防心血管病。但为进一步降低心血管风险,更大程度地改善预,“越低越好”或“低一些更好”甚至一度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主旋律。
      理想的心血管健康=“4+4”
      有专家预言,如对心血管危险因素不采取更为积极和有效的措施,心血管死亡的降低将出现拐点。在3月中旬刚刚落幕的第59届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年会的开幕致辞中,ACC主席AlfredBove教授指出,我们不能仅满足于技术,还要回归到“以患者为中心”,注重生活方式改善和疾病管理。同样在此次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专家发出号召:在救治心血管病同时关注心血管健康,并引入了美国心脏协会(AHA)在2009年终报告指出“呵护心脏健康胜过关注心脏疾病”的理念,并详细阐述了心血管健康的定义,指出理想的心血管健康是为理想的健康为和理想的健康因素的整合,其标准为4+4,即———

      4个理想的健康行为:戒烟、保持理想的体重指数、体力运动达标及追求能促进心血管健康的饮食模式;
      4个理想的健康因素:戒烟,非治疗状态下总胆固醇〈200mg/dl、血压〈120/80mmHg、空腹血糖〈100mg/dl。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表示,通过健康行为使血压、血脂、血糖水平达标,而不是经过药物治疗达标。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战线进一步前移,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前移到心血管疾病的初级预防,不仅是治疗已具有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和患病人群,同时更要改善我们健康水平。通过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或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达到理想健康状态,从而大幅度减少危险因素和疾病的发生以及疾病治疗的相关费用,是解决公共医疗费用巨大负担的根本出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