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心血管 > 正文
  • 有些心律失常没必要治疗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5:18:04
  • 核心提示: 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没有按照正常的顺序或规律进行规则的跳动,是几乎所有心脏病都可能出现的伴随症状,有时候也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存在。
    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没有按照正常的顺序或规律进规则的跳动,是几乎所有心脏病都可能出现的伴随症状,有时候也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存在。可以简单地分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和缓慢型心律失常。前者主要是由于各种心脏病变导致异位兴奋灶产生,并按其病灶部位分为各类早搏(房早、室早、结早),心动过速(室上速、室速),各类扑动、颤动(房扑、房颤、室扑、室颤)等。缓慢型心律失常主要是由于心脏传导系统发生病变或老化所致,包括窦缓、窦停、各级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和各类逸搏等。
      临床表现及危害
      由于心律失常干扰了正常的心脏跳动节律,对心脏的生理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临床表现往往比较复杂,其严重性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及持续时间。轻微的心律失常时患者可以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也可以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不适,严重的心律失常可以导致头晕、黑、休克晕厥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表现轻重不一,有时发生得隐匿、突然,让人难以预防,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这也正是很多患者对心脏病感到恐惧的重要原因。因此,掌握心律失常的诱因、性质、发病规律,并对其危害性进行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哪种心律失常需严密观察与治疗
      是否所有的心律失常都需要治疗呢?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目前,专家们对各类心律失常是否应给予治疗的问题,已经取得了如下共识:
      1.如果心律失常严重干扰了心脏的泵血功能,则应该给予治疗。
      2.导致心律失常的基础疾病是否稳定,如急性心梗伴心律失常处于心电不稳定状态,应严密监护并及时给予治疗,尤其是出现了室性心律失常者。
      3.应判断患者的心脏功能是否良好,心脏结构是否在正常范围。对于心室明显扩大、心输出量明显下降者,如同时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其导致猝死的危险性明显增大,应尽量纠正。
      4.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是否呈慢性反复发作。长期快速发作性心律失常可以导致心肌病变、心脏扩大,产生不良后果,也应该给予治疗。
      结合具体病例分析如下:
      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极快频率室速(心率>200次/分)及室扑、室颤
      这会导致心脏无效收缩,严重干扰心脏泵血功能,危害极大,一旦发生将立即导致晕厥休克甚至猝死,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称为致死性或恶性心律失常,是心脏病医生重点防治的心律失常。对于发生过此类心律失常的高危人群,除了积极药物治疗外,大量临床研究证明,植入埋藏式自动转复除颤器(ICD),可以对此类患者进行24小时实时监护,对恶性心律失常做出及时诊断并在体内除颤终止其发作,是预防猝死的最可靠方法。此外,导管消融治疗室速、室颤也取得了极大进展,开辟了新的治疗方法。
      长间歇窦性停搏(>3秒)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这可以使心脏停搏,病人常会昏倒,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危害比较大,对此类患者应该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排除各种可逆性因素,患者一时难以恢复,则植入起搏器是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房颤、房扑
      虽然本身不是致命性心律失常,但是长时间房颤、房扑,会产生房室收缩不协调、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病人常有严重的心悸、气短等不适,最关键的是会造成心房扩大、产生附壁血栓,而血栓落至脑血管形成脑栓塞则是大面积脑梗的最主要病因,致死致残率高,临床上这类惨痛教训屡见不鲜。由于房颤、房扑发病率高,尤其在大于60岁的老年人群中发生率高达3.5%,因而其危害性也很大很普遍。抗心律失常药物对预防房颤发作的有效率很低,长期服用有很多副作用,近年来随着对房颤、房扑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心律失常专家们采用射频消融方法,这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成功率高、复发率低,为广大房颤、房扑患者带来福音。
      阵发性室上速
      常常是由于预激综合征、房室结双路径等所致,具有突发、突止特性,发作时心率达到160-250次/分,常导致心悸、气短不适。严重病例或长时间不终止会导致休克等严重后果。药物虽然能够复律,但是不能预防其发作,现在采用电生理检查加导管消融术,可以达到根治效果,已经成为首选治疗方法。
      频发室早
      指每分钟室早多于5次,多数患者可以出现明显心悸、胸闷等,严重干扰患者生活学习工作,严重时候室速。室早出现于前一心搏的T波上(即RonT室早),甚至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因此具有一定危害性,应及时治疗。多数情况下药物治疗效果还是满意的,如果不能耐受药物或治疗效果不好,则导管消融术疗效可靠,技术成熟,多数患者可以达到根治效果。
      哪些心律失常可以不治疗
      当然,多数情况下发生的心律失常并不严重,有的基本不对心脏生理功能产生影响或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经过长期临床观察,这些心律失常不恶化,不产生严重后果,对此可以长期随访观察,适当使用药物控制症状,或者不用治疗。具体来说有以下这些:
      心率小于60次/分(即窦缓)
      可能是一种病理状况。但是对于一些运动员或某些健康的年轻人来说,没有症状的窦缓,可以是其心功能良好的标志,当然无需治疗。多数情况下的无症状窦缓,可以观察随访,如果老年人出现头晕黑等脑供血不足症状,且白天心率亦较低(40-50次/分),则应评估是否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了。
      单纯的房早或室早
      如果基础疾病稳定,心功能良好,可以随访观察,即使是室早,也可以不用药治疗。长期临床观察表明,如果没有成对、多源、联律,或者出现心动过速、RonT等现象,这些单纯的早搏预后还是良好的。
      无症状的Ⅰ度-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
      尤其是发生于年轻人、夜间,有时候是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的现象,当然可以随访,不予治疗。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是一种病理现象,如心肌炎后出现,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对症处理并随访观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