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心血管 > 正文
  • [冠心病]中医阐述心血管发病本质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5:16:48
  • 核心提示:
      中医学认为心脏病多属“胸痹”、“心痛”等范畴。其症状的描述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谓之“心病”、“真心痛”。
      中医认

      中医学认为心脏病多属“胸痹”、“心痛”等范畴。其症状的描述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谓之“心病”、“真心痛”。
      中医认为气虚血淤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本质。一方面,各种疾病的发生均将影响气血的正常循环。首先出现气血失去平衡,脏腑得不到正常濡养,然后才出现脏腑虚衰,精气神亏耗,最后脏腑功能衰退直至死亡。另一方面,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正气必然受到消耗,由于气虚推动血行无力,更加重了淤血的阻滞,形成“虚实夹杂”、“气虚血淤”的局面。
      淤血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因子,若单纯祛淤又会伤正,使正气更虚;若单纯补益,对一些老年病愈补愈滞,愈补愈虚。最妥善的方法就是:固本清源,即益气活血。因气行则血行,益气有利于化淤。
      中医认为:气虚血淤证的成因有二:一为气虚无力运血,而因虚致淤;二为淤血阻滞,既耗伤气血,又妨碍气血化生,而因淤致虚。治疗方面,在补益气血的同时,常以化淤之品为佐使。而由于化淤之品大多是耗气之剂,故对血淤患者,即使无气虚征象,也应在化淤之时佐以补气药物。
      芪参益气滴丸是天津天士力集团研制的治疗心血管疾病(气虚血淤证)的中药新药。由黄芪、丹参、三七、降香经科学配伍,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精制而成的现代中药滴丸剂型,方中重用黄芪,取其大补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淤而不伤正;气旺以促津行,行津利尿。诸药合用益气活血,利水消肿,通络止痛,使气血得以运行正常,用于气虚血淤证之胸痹。该药能减轻心肌缺血程度及心肌缺血范围;增加缺血心脏的冠脉血流量和供量;减少心肌细胞损伤;调整心脏血管的顺应性,对心血管系统起到调整和改善作用。同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梗二级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炎及其后遗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