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外科 > 正文
  • 浅谈颈椎病的针灸疗法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9 10:32:34
  • 核心提示: 针灸治疗是我国中医治疗的一颗明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历程,已在许多病的治疗中显出其强大的威力。颈椎病的治疗也离不开针灸,它方便简单、无痛苦、见
    针灸治疗是我国中医治疗的一颗明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历程,已在许多病的治疗中显出其强大的威力。颈椎病的治疗也离不开针灸,它方便简单、无痛苦、见效快,已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常见的进针方法有:进、退、捻、捣、搓、留。通常是将以上手法结合起来应用。

      刺激强度有以下几种强刺激:即采用较大幅度和较快的频率进行捻转、提插,甚至用更强烈的搓捣等方法,加强刺激;

      弱刺激:即用较小的幅度和较慢的频率进行捻转、提插,有时仅以得气为度,使病人感受到较弱的刺激,多用于体质弱、耐受性差者;

      中等刺激:即采用幅度和频率中等程度的捻转、提插,使病人得到中等强度的刺激,为临床最常用的刺激强度。可根据以下情况取穴治疗:

      (1)颈肩痛麻 颈椎病以颈、肩、背、上肢疼痛及酸胀、麻木不适为常见,在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更为多见。在针灸治疗选择穴位时,常以病变部位的经穴为主。

      常用的穴位有:大椎、风府、风池、肩井、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

      对疼痛为主,且疼痛较剧、受凉加重者,在针刺时,手法不宜强,针刺应较深,而且要留针10分钟。

      对疼痛以走窜不定为主者,用强刺激针刺,且刺入较浅。

      对肌肤麻木、肢体沉重、疼痛有定处、阴天发作者,宜针刺与灸疗同时进行,或兼用温针疗法。

      (2)头痛 临床应根据头痛的具体部位和其相应的经络选择穴位:

      对头后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后顶、天柱、风池、风府、昆仑及疼痛最明显的部位。

      对偏头痛者,选择的穴位有:风池、太阴、率谷、丘墟、头维及疼痛部位。

      对头顶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百会、前顶、通天、行间及疼痛部位。

      对前头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上星、头维、印堂、合谷及疼痛部位。

      注意:针刺头面部时,不宜深刺,宜浅刺或斜刺,可增强疗效。凡疼痛以胀痛、跳痛、刺痛、烧灼痛为主,且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者,针刺手法一般多用强刺激;凡疼痛以昏痛、隐隐作痛为主,且有眼花、耳鸣等虚弱之象者,针刺手法多采用弱刺激,或同时予以温针治疗。

      (3)心慌 表现为心跳或快或慢。或有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或有头昏眼花、胸前区疼痛。四肢发冷、血压升高等。多见于交感型颈椎病,或颈椎病同时患有心血管疾患者。

      针灸治疗以益气养血。清心安神为原则,选择的穴位有:心俞、神门、通里、巨阙、内关、脾俞、足三里等,皆用缓慢的针刺。若有心烦、易怒,可配合太溪、三阴交;若有气喘、不能平卧者,可配合肺俞、尺泽;若腹胀不适可加针中院。

      颈椎病的针灸治疗还有其它一些穴位选择。如出现眼花、体力下降者用肝俞、肾俞、行间、睛明、光明等,以弱刺激补养为主;耳鸣、耳聋者用听宫、翳风、风池、曲池、耳门、合谷、听会等;出现眩晕者取天柱、翳风、肾俞、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有落枕者取大椎、天柱、肩外俞、落枕穴等。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取穴,多方配合,才能达到治愈之目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