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眼镜可诱发结膜炎 影响视力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9 09:03:44
核心提示: 隐形眼镜导致的巨乳头性结膜炎(简称 CLPC)是隐形眼镜配戴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CLPC主要是由存在镜片表面的变性的蛋白质沉淀物所致的过敏反应,
隐形眼镜导致的巨乳头性结膜炎(简称 CLPC)是隐形眼镜配戴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CLPC主要是由存在镜片表面的变性的蛋白质沉淀物所致的过敏反应,结合镜片表面对睑结膜的机械摩擦导致。 巨乳头性结膜炎有哪些症状? 巨乳头性结膜炎在早期先有症状后有体征,一般在较长期配戴隐形眼镜后出现异物感强、镜片移动度增大、分泌物增多并伴有眼睛痒、烧灼感;还常伴有刺激感和红眼,隐形眼镜镜片上可见到附着在镜片表面的沉淀膜;晨起时内眦部有明显的粘液分泌物。 主要临床特征是上睑结膜的一系列改变;表现为一系列的刺激反应和过敏性反应,如视力模糊,对镜片无法耐受等。症状一般在镜片配戴数周或数年后出现,无年龄和性别的差异,以双眼同时发生多见。 症状明显时,检查上眼睑发现有炎症反应和直径大于1mm的乳头(见图1);严重者可完全丧失对隐形眼镜的耐受性;早期患者可能并不在意,以为是镜片引起的不舒适感。 巨乳头性结膜炎哪些临床分期? 根据巨乳头性结膜炎的症状、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
巨乳头性结膜炎怎么治疗? 治疗的原则是降低镜片的抗原负载和对结膜表面的损伤,或者改善因炎症反应后出现的免疫反应;清除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物质与减少机械刺激,抑制炎症反应和抗炎治疗。局部使用抗变态反应滴眼液可以减轻眼部过敏症状,临床使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滴眼液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且可以让凸起的乳头变平变小。 巨乳头性结膜炎怎么预防? CLPC的发生与隐性眼镜的戴用状态、镜片的附着物、季节变化及戴镜者的体质等有关。因此,如有过敏性疾病的家族史或既往史,或眼部慢性炎症(如慢性结膜炎、眼部分泌物较多)应特别注意或暂停配戴;因为分泌物增多比较容易发生镜片的蛋白沉淀,从而极可能诱发这一并发症的发生;其次要做好镜片的清洁护理,定期使用蛋白质清除剂,如有不适请及时检查就诊。 知识链接:什么是巨乳头性结膜炎? 一、组织病理学: 正常的结膜上皮有一层不规则的表面,CLPC表现为覆盖在乳头上的结膜上皮增厚,不规则地陷向基质,局部的杯状细胞数量减少,但是乳头间陷窝、粘液分泌因子增生肥大。正常细胞形状发生改变,细胞大小不规则,绒毛扁平粗糙,CLPC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巨噬细胞和嗜碱粒细胞数量增多。 二、隐形眼镜沉淀膜 任何一种隐形眼镜在戴入眼睛后都会形成一层复合的沉淀物膜,该膜的形成相当迅速。严重的镜片沉淀膜的存在是巨乳头性结膜炎的一个特征,随着症状的明显化,镜片的沉淀膜越来越严重,患者将无法使其保持清洁。沉淀在镜片表面的变性蛋白质,特别是融菌酶蛋白,会起特异性免疫抗原作用。 三、病理生理学分析 目前的观点认为,CLPC的病理生理为:镜片覆盖沉淀物产生抗原刺激,引起泪液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如IgG、IgE,如果严重的话,出现IgM,补体系统被激活形成C3A过敏毒素。除IgG、IgE和IgM外,补体C3A过敏毒素能与巨噬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作用,引起血管活性胺的释放。 此外,沉淀物覆盖的镜片引起结膜机械损伤释放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因子,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因子将吸附各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巨噬细胞、嗜碱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基质细胞,这些细胞又与IgG、IgE和C3A作用,结果使血管活性胺释放,产生症状并进一步引起镜片的沉淀物。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了CLPC的发生和加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