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糖尿病 > 正文
  • 糖尿病人“饿得慌”怎么办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4:40:04
  • 核心提示: 核心提示:由于降糖药物作用过强而诱发低血糖反应,轻者出现头晕、心慌、饥饿、出汗等症状,重者则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饥
    核心提示:由于降糖药物作用过强而诱发低血糖反应,轻者出现头晕、心慌、饥饿、出汗等症状,重者则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饥饿、心慌、全身乏力、头晕等表现时,需要注意是否为低血糖反应,最好去医院检测血糖。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饮食控制是基础疗法,使用降糖药物是降低血糖、延缓和阻止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手段。然而,在积极饮食与药物控制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吃的过少,或者由于降糖药物作用过强而诱发低血糖反应,轻者出现头晕、心慌、饥饿、出汗等症状,重者则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饥饿、心慌、全身乏力、头晕等表现时,需要注意是否为低血糖反应,最好去医院检测血糖。



      假如患者经常出现饥饿感,而多次血糖检测又无异常,就要考虑饥饿感的产生是否与饮食控制有关,以及有无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如果存在这些问题,就要做好饮食调整,原则包括:

      1.主食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不能吃的过少。应当根据个人的工作性质、劳动强度和体重等具体情况,算出每日主食量。一般来说,轻体力劳动者每日主食量约为300~400克(6~8两),重体力劳动者每日则应达到500克以上。

      2.少量多餐,将每日饮食总量分配到4~5餐中,白天每3~4小时进餐1次,睡前1~2小时少量加餐,既能避免餐后高血糖问题,又可避免“饿得慌”现象。

      3.不要单纯吃素,而要荤素搭配。注意控制动物脂肪,但不可少了植物油,瘦肉和鱼虾也可适当吃一些,这样可以延缓胃排空速度,避免时常产生饥饿感。

      4.进餐时多吃一些蔬菜,餐后还可吃点含糖量低的水果,以增加“饱腹感”。

      5.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或者劳动强度大时,患者需要在身边备一些糖果、饼干和含糖饮料,一旦出现“饥饿感”就吃一两块饼干,喝上几口饮料,既可以减轻“饥饿感”,避免“饿得慌”,又可防止诱发低血糖反应。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