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瘫痪 专家教你不长褥疮之术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09:47:06
核心提示: 截瘫、中风瘫痪、严重骨折等疾病让人失去活动能力,导致长期卧床,甚至不能自己更换体位。这些患者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而且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血
截瘫、中风瘫痪、严重骨折等疾病让人失去活动能力,导致长期卧床,甚至不能自己更换体位。这些患者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而且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受阻而发生压疮。有资料表明,中国至少有45万长期卧床的病人,他们之中超过一半或死于压疮感染。医学专家介绍,家人如果懂得对这类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可以减少压疮并发症的发生,而且预防的费用仅仅是治疗的1/4。 同人唔同命 截瘫50年不长压疮 焦作的杨清芝女士自30岁起因为脊椎硬膜外脓肿压迫了中枢神经,不幸患上高位截瘫。但她得到丈夫和5个孩子50年如一日的照料,每日多次翻身、换尿布、清洁身体,至今她已活到80岁,竟然从未生过压疮,如今除了听力稍差外,她仍然保持思维清晰、口齿清楚。 卧床一个月就“尸变” 广州一名86岁的阿婆因脑梗塞后在家卧床一个月,“尾龙骨”处竟然压烂了10厘米×12厘米约碗口大的一片,家人看到皮肉烂了就洒些先锋霉素药粉上去,老人不但没好,反而发起高烧。被送到医院以后,才发现压疮已经烂到骨头深处。神经已坏死,护士在剪除烂肉时阿婆竟然没有感觉,其间流出足足两大碗脓液,发出腐尸一样的恶臭,苍蝇拼命往病灶上飞,若不及时驱赶,压疮处将会长蛆虫。 造成压疮的不仅是压力 压疮又称“褥疮”,是局部皮肤或皮下组织的损伤,通常在骨头突出的地方。例如平躺时在头枕部、双侧肩胛骨、骶尾部和双足跟部,坐轮椅时间过长,除骶尾部外小腿后侧和肘关节也容易压伤。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造口治疗师李海燕介绍,压疮跟压力、剪切力、摩擦和潮湿有关。 压力 人体表皮受到压强达到60毫米汞柱时,皮肤内血流降至正常的33%,表皮承受69毫米汞柱的压强持续两小时以上,即可发生不可逆损伤。压力造成的损害是由深至浅的,长时间压迫两天,深部的肌肉就遭到损害,但皮肤表面的损害要到了1周后才出现,因此当发现患者表皮发黑,往往已深达肌肉层甚至骨骼。 剪切力 剪切力是与皮肤表面平行的外力,可以使血管扭曲甚至完全关闭,从而影响局部组织血液的供应而引起坏死。如抬高床头时身体下滑,皮肤与床之间就存在不小的剪切力。 摩擦力 病人躺的床面有不平的皱褶,或者在搬动病人时拖、拽、拉、扯,均可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摩擦力会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压疮的发生。 潮湿 大小便失禁、引流液及出汗等引起的潮湿可导致皮肤变得松软,易受剪切力、摩擦力所伤。大小便中的酸性物质会损伤上皮表面,必要的擦洗又清除了大部分天然保护皮肤的润滑剂。 如何防止局部长时间受压? 预防压疮就要给长期卧床者更换体位,很多家属的做法是把患者从平躺改成90度侧躺。李海燕认为那样会使体表接触床的面积过小,压强过大,导致骨突部位血液循环障碍而形成压疮。正确的做法是让患者30度侧躺,背部、胸前和双腿之间各放一个软枕,使体表接触床的面积增大,从而感觉舒适。长期卧床者可采取平卧、左/右侧30度侧卧,每两小时更换体位一次。但不建议老年人采取俯卧位,以免影响心肺功能。更换体位时切莫拉扯患者,以免产生剪切力和摩擦力,最好两人一起操作,将患者抬起后再更改体位。 长期卧床者可使用各种减压设施,例如防压疮气垫床等。过去曾提倡用气垫圈和橡胶圈垫在骨隆突处,但李海燕称此类物品反而使局部血循环受阻,造成静脉充血与水肿,还会妨碍汗液蒸发而刺激皮肤,因此不宜再用。 自行按摩用药雪上加霜 如果发现患者局部皮肤被压红了,该怎么办? 李海燕称,软组织受压变红是皮肤正常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30~40分钟便会褪色,不会形成压疮。如出现指压不变白的红色,应及时变换体位继续观察,同时使用润肤药物改善受压部位的微循环和皮肤营养,但切莫按摩,那只会使组织血流量进一步下降,反而加重损伤。 当受压部位出现水泡,用未严格消毒的针刺破水泡容易感染,而涂抹抗生素、红汞水、紫药水、各种药油等都无济于事。李海燕建议直径大于0.5厘米的水泡很难自行吸收,应该及时就诊,正确处理后约一周便能愈合。 当局部受压皮肤出现溃疡时,切勿使用抗生素局部外敷,那将导致干的结痂覆盖在创面表面,不利于愈合,处理不当会导致溃疡继续加深,有时可以烂到骨头。 高位截瘫还要每日做运动 在长期卧床患者之中,高位截瘫是比较特殊的,除了预防压疮,还要做好功能恢复训练。武警广东总队医院骨科中心主任孙小平建议,家属可用以下3种方式对高位截瘫患者进行训练: 1.用膝关节固定器固定患者的膝盖,让患者站立一段时间,然后让其扶着周围物品,依靠助行器抬腿迈步行走; 2.每日给瘫痪的关节做3~4次被动活动,以预防关节僵硬,并保持肌肉弹性; 3.对于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三个月后可让其双手扶在床边坐着,双脚着地,然后家属配合坐于其对面,以自己的膝盖抵住患者的膝盖,双手抱紧患者的臀部,并往自己的方向牵拉。同时让患者双手抱住配合者的肩膀用力,尝试站起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