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御糖尿病肾病的加重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6 15:02:25
核心提示: 第一,认真控制糖代谢紊乱。
患者和家属应该了解糖尿病的知识,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并且了解血糖的控制要求。血糖的自我监测不仅仅是一个检测手段,而
第一,认真控制糖代谢紊乱。
患者和家属应该了解糖尿病的知识,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并且了解血糖的控制要求。血糖的自我监测不仅仅是一个检测手段,而且是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每周一次应用便携式血糖仪自我监测空腹和三餐后2小时的血糖,可以为日常治疗的调整提供足够的数据。每2-3个月应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了解这2-3个月内血糖的控制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空腹血<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mmol/L,而且糖化血红蛋白<6.5%,则表明血糖控制良好。如果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而且糖化血红蛋白在6.5-7.5%,表明血糖控制一般。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10.0mmol/L,而且糖化血红蛋白>7.5%,则表明血糖控制不佳,需要调整降糖治疗方案。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组成部分,首先根据年龄、性别、职业、理想体重(身高-105)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糖尿病病人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60%;蛋白质摄入量不应超过每日总热量的15%,以每日每公斤体重0.8~1.0g为宜;每日脂肪摄入总量不能超过总热量的30%,如肥胖病人,尤其伴有血脂过高或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脂肪摄入量应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再按每克脂肪产热9kcal,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每克产热4千卡换算出供给该病人不同营养成分需要的重量,按一日三餐分配。如果糖尿病肾病出现蛋白尿,即使肾功能正常,也应该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每日每公斤体重0.6~0.8g为宜。除蛋白摄取量之外,蛋白质的质也很重要,应使动物性优质蛋白占蛋白质总量的30%-50%。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糖代谢紊乱,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心脑血管的并发症。但运动的形式与强度应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病情、有无并发症等而不同,并要注意循序渐进。
药物治疗方面应该注意,许多调节糖代谢的药物及其作用产物会经过肾脏代谢或排泄,在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使用这些药物会有潜在的药物在体内蓄积的危险,您需要咨询您的医生,根据您的肾功能受损程度及血糖控制情况,为您量体裁衣,制订适合您的具体药物治疗方案。
第二,控制血压也很重要。
高血压在糖尿病中非常普遍,而且高血压可以加重肾脏损害的进展。对于尿蛋白少于1.0克/天的患者,血压控制的目标为130/80mmHg以下;对于尿蛋白大于1.0克/天的患者,血压应该控制得更加严格,推荐的目标为125/75mmHg以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等)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为首选药物,因为这两类药物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而且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代谢,对血脂代谢没有影响,并具有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的心、肾脏保护作用。
此外,许多病人口味比较重,爱吃咸菜、火腿、熏肉等含盐量很高的食品,殊不知大量盐的摄入不仅会加重患者的高血压,而且还能加重水肿、诱发心功能衰竭、加速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因此要严格控制饮食中盐的摄入,一个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6克以内。
第三,改善脂代谢紊乱。
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反过来又可以加重肾脏损害。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的控制目标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0mg/dL(2.59 mmol/L),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0mg/dL(3.36 mmol/L),甘油三酯<200mg/dL(2.26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mg/dL(1.03 mmol/L)。为达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低脂饮食(多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纤维的食品)、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对于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仍不能达标的患者尚应进行调脂治疗,胆固醇增高为主者给予羟甲基戊二酰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甘油三酯增高为主者予以纤维酸衍生物(贝特类药),应力争使各项血脂指标达到目标值,以达到保护肾脏,减少心脑血管合并症的目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