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轻重从尿液中“看”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6 15:01:41
核心提示: 尿液,在肾病治疗中是不容忽视的,不仅检查身体时要做尿常规检查,在临床治疗中,也要经常观察尿液的变化,其中包括尿量、颜色、气味等。 一、尿色的观察
尿液,在肾病治疗中是不容忽视的,不仅检查身体时要做尿常规检查,在临床治疗中,也要经常观察尿液的变化,其中包括尿量、颜色、气味等。 一、尿色的观察 正常人的尿液颜色为淡黄色或深黄色,其颜色主要来自于尿色素,是尿胆素或原胆素与一种多肽结合而成的物质,其颜色除与尿量有关外,还受天气及饮食的影响,一般天冷时多清澈,天热时多为黄色;如摄入偏酸性饮食时,尿色则深;若饮食偏碱,其尿色则多淡。虽然多数肾病患者的尿色均有改变,不同病种却有所不同,大致有下列几种: 1、近乎无色的尿液 如果尿液很淡或近乎无色,除饮水过多外,常规见于尿崩症、糖尿病肾病;如发热、饮水少或大量呕吐、腹泻致使机体脱水出现尿色黄,则为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肾性贫血等肾病的症状。 2、棕色、棕黑色 如果无色的尿液令你感到担心的话,那么当看到棕褐色或棕黑色尿液时,你肯定会更加恐惧了。根据尿液的产生过程及其中所含物质,有关肾内科专家认为,这种情况常见于酸性尿中尿路出血,为肾结石、肾衰竭、急进性肾炎、狼疮性肾病、尿毒症等肾病的症状。 3、红色 提到红色尿液大家肯定会想到血尿,是的,除一些药物可以红色尿液外,血尿大多为病态的反应,肾脏疾病中可以引起血尿的有急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症、尿毒症、急进性肾病、狼疮性肾病等。 4、黄褐色、黄绿色、棕绿色 临床上,也会偶尔看到这种罕见的尿液,除去尿中大黄、番泻叶等所致因素外,考虑为尿胆红素及尿胆素增多所致,常见于隐匿性肾炎、慢性肾衰竭、肾积水、肾结核、肾盂肾炎病症所致。 除以上几种尿液颜色外,临床上还会出现蓝色及乳白色的尿液,这同样是肾脏病变所导致的尿液异常。只有懂得了如何根据尿液辨别肾病,我们才能在治疗中积极地配合医生,做到随时发现,随时诊治。 二、尿量 正常情况下,每人每昼夜的尿量约1600毫升。当肾脏出现受损后,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尿量则会出现异常,主要表现在少尿、多尿及夜尿增多等几个方面。 1、少尿: 少尿指每昼夜尿液总量不足400毫升,儿童尿量如果低于0.8毫升/每小时/每公斤体重,也提示少尿;无尿指每昼夜的尿量少于50~100毫升。少尿或无尿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衰,包括肾前性、肾性、肾后性急性肾衰。 2、多尿: 多尿指每昼夜的尿量大于3000ml,除过度饮水原因外,常见于肾性尿崩症等。 3、夜尿增多: 夜尿增多是指晚上6点至次晨6点的总尿量多于白天的尿量。常见于慢性肾功能受损者。 三、其他常见的变化 除观察尿色及尿量可以辨别肾病外,临床常见的还有尿中泡沫增多,说明尿中溶质成分增多(如肾病临床常见的蛋白尿);尿中有氨味,常见于尿路感染;有水果芳香味可见于糖尿病肾病酮症酸中毒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