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肾病科 > 正文
  • [肾血管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 降压有蹊跷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6 15:01:32
  • 核心提示:  针对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在药物选择方面,则凡能减少肾素释放或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或能扩张肾动脉,改善肾脏供血供氧的药物,以及减少血容量的药物,均
     针对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在药物选择方面,则凡能减少肾素释放或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或能扩张肾动脉,改善肾脏供血供氧的药物,以及减少血容量的药物,均可起到降低肾性高血压的作用。  所谓肾性高血压
    系指肾实质病变和肾血管病变所引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而且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一种。  当肾脏发生肾实质或肾血管病变时,常引起肾脏血流灌注的固定性减少,导致肾脏缺血缺氧,此时肾脏可分泌多种引起血压升高的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肾小球旁细胞分泌大量肾素。肾素是一种水解蛋白酶,进入血液循环后,与肝脏释放的α2球蛋白结合成血管紧张素I (10 肽),并无升压作用。血管紧张素I经肺循环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脱去两个氨基酸,形成生物活性很强的血管紧张素Ⅱ(8肽),进一步分裂可形成少量的血管紧张素Ⅲ(7肽)。血管紧张素Ⅱ能使周围小动脉强烈收缩和心脏搏动增强,使血压升高。其升压作用比去甲肾上腺素强15~25倍。另外,血管紧张素Ⅱ还能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促使醛固酮分泌增加,引起钠水潴留和血容量增加,提高血管对儿茶酚胺及血管紧张素Ⅱ等激素的敏感性。血管紧张素Ⅱ使血压升高,而升高的血压反过来使动脉痉挛进一步加重,肾缺血缺氧加重,肾内对抗高血压的物质,如缓激肽、前列腺素生成减少,这样相互影响,使血压持续升高。
      针对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在药物选择方面,则凡能减少肾素释放或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或能扩张肾动脉,改善肾脏供血供氧的药物,以及减少血容量的药物,均可起到降低肾性高血压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肾性高血压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抑制肾素活性的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雅施达),苯那普利拉(洛汀新)等。
      (3)改善肾脏供血供氧,减少肾素释放的药物,如肼苯哒嗪,双肼苯哒嗪,长压定等。
      (4)β受体阻滞剂,为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肾素分泌,对高肾素型高血压效果好,如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等。
      (5)钙拮抗剂,通过降低细胞内钙的浓度而降低外周阻力,不影响心输出量,长期应用不会导致钠水潴留,甚至还有利尿效应,如硝苯吡啶,拜心通,洛活喜等。
      (6)利尿剂,一般用噻嗪类,若肾功能明显受损,应选择袢利尿剂,如速尿和丁尿胺等。
      对于较顽固的高血压,可联合应用数种作用不同的降压药,以加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