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病患者饮食宜忌2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3:40:07
核心提示: 3、人人都说稀粥养胃,牛奶养人,但胃病反有不宜
人人都认为稀粥养胃,是缘于西医的说法,认为胃肠有病,以糜粥养之,可减轻胃肠负担,粗略看来似乎很有道理
3、人人都说稀粥养胃,牛奶养人,但胃病反有不宜 人人都认为稀粥养胃,是缘于西医的说法,认为胃肠有病,以糜粥养之,可减轻胃肠负担,粗略看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是十分错误的。这犯了“一叶障目”的错误。人类自有始以来,从来都是进食粗糙的食物(早期人类还进食生鲜动物),进食精米还是近代以来才有的事。所以人类的胃完全有能力消化普通食物,普通食物根本伤不了胃。正如一个病人,平时能挑100斤的重担,患病的时候本还能挑50斤的担子,现在我们担心因他得病只让他挑20斤的担子,实在是小看他了。 但更重要的是,稀粥中含有能量太少,我们知道,一个小小的饭团就可以熬出一大碗甚至两三大碗的稀粥,所以看似量多的稀粥,只能提供给人体不多的能量,人体机能和脏腑的修复都必须以充足的能量来支持,所以吃稀粥很可能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因而不利于胃病的康复。有的胃肠病患者一天三餐进食的都是稀饭,那更是病愈无望了。 另外,胃病的产生,很多情况下是胃酸过多分泌的结果,或者是胃粘膜暴露在过酸环境中过久的结果。当人体进食时,当眼睛看到食物时,通过条件反射,胃就会分泌胃酸为消化食物作准备;当吞咽动作发生时,胃更会分泌更多的胃酸用来消化食物。当我们进食的不管是稀饭,还是肉类,胃酸的分泌都同样在进行,但是,如果进食的是稀饭,因其含水量多,很快就从胃内排空,胃粘膜就暴露在酸性很高的环境中;如果进食的是肉类,胃的排空延迟,胃粘膜反而较少地暴露在酸性很高的环境中,所以胃粘膜受到的伤害更小。所以我们鼓励胃病患者多吃肉类,不吃稀粥。同样的道理,牛奶也是液体,应避免进食;进食汤类同样对胃肠病不宜。当然我们并不禁止喝水,但如果在进食时掺杂了太多的水,对胃肠无疑是有害的(我主张如果要喝水,可在餐前15分钟以上或餐后15分钟以后再喝)。 从另一个方面讲,中医认为,水性寒,寒易伤中,进食时含水较多易影响消化功能。 胃病的人牛奶为什么不能喝?除了上面的原因外,因中国人数千年来,多数从不喝牛奶,所以在长期有进化教程中,多数中国人的胃肠不能适应消化和吸收牛奶,所以很容易形成消化不良。另外,中医理论中,牛属性为土,其奶色白属肺,味甘属脾,奶又为汁液,为血所生,所以牛奶是补养肺胃阴液之佳品,但脾胃之病,据前所述,虚寒(阳虚)为多,阴虚为少,以补阴之品来治疗阳虚之病,药病不宜,反不能受。 4、胃病患者不能进食糯米及糯米类食物 糯米性质粘腻,在胃内消化过程中,由于食物不断地在胃中研磨,糯米类食物的粘性会粘起胃内稚嫩的粘膜,相当于不停的撕扯胃粘膜,所以妨碍胃粘膜的修复和再生,对于胃镜下本有糜烂的患者更为明显。 5、胃病患者宜吃鸡蛋 鸡蛋是鸡的胚胎的雏形,含生殖之精,为气肉有情之物。若为受精卵,则生殖之精更旺,得阴阳之气更全。观鸡蛋一物,蛋清气清象天,蛋黄味浊象地,其中蕴含生殖之精,有天地交泰之象,故能补益精气,振奋元气,凡体质虚弱者皆宜,胃病属虚证者可进食。有人以鸡不宜于胃病,概而推导鸡蛋也不利于胃,是犯了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错误。但需认识到的是,鸡蛋以补益元精为主,凡是胃病中医辨证为实证者(尤其是湿热证)或肥胖湿重者不宜。或高脂血症者或有肝胆结石者多为湿浊内蕴,鸡蛋黄味浊助湿,最不相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