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脾胃科 > 正文
  • 幽门梗阻的中医诊断三证型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3:39:54
  • 核心提示:   幽门梗阻的症状一般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消瘦、消化不良等,主要是 由于食物或饕物刺激胃粘膜引起幽门部位炎症而使胃内食物或胃液无法正常通过
      幽门梗阻的症状一般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消瘦消化不良等,主要是 由于食物或饕物刺激粘膜引起幽门部位炎症而使胃内食物或胃液法正常通过。
      幽门梗阻让很多患者饱受痛苦,那么,幽门梗阻的中医诊断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可以一起来了解一下。
      幽门梗阻的中医诊断:
      本病发展阶段明确,纵向辨证可分出以下证型。
      1、胃虚寒夹瘀(痉挛水肿型幽门梗阻)证候:
      胃脘疼、喜暖恶寒,疼有定处,得食稍减,多食则胀满,易于呕吐 。或劳倦之,困惫乏力,面色晄白或灰暗,甚者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质 淡或紫暗,脉濡数。
      辨析:脾胃阳虚,脉络失于温养,胃不受纳,脾失运化,水食停胃,故胃 脘疼;喜暖恶寒,得食稍减,四肢不温是虚寒之象;胃脘疼有定处,拒按,舌质 紫暗者是有血瘀;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或劳倦困乏,眩晕作呕,大便溏薄 ,舌质淡,脉濡弱者乃脾阳不足之候。
      2、食滞痰阻证候:
      食后脘腹胀满或疼,时有上腹局限隆起,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 出宿谷不化,吐后即觉舒适,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缓无力
      辨析:脾胃虚寒,运化失司,饮食停留,湿浊凝聚,渐成积聚;食后脘腹 胀满或见肠型;吐出宿谷胀减;由于久吐伤气,不能化生输布水谷精微,则神疲 乏力,面色少华;脾胃虚寒则舌淡苔薄,脉细缓力。是幽门梗阻的常见病症 。
      3、阳衰欲证候:


      宿食持久,吐出隔餐或隔二餐不化宿谷,量大且臭。形体消瘦,四 肢不温,起坐或略活动即头晕目眩,心慌脉速,气喘自汗,体倦乏力,面色晄 白,舌质淡,脉沉细,唇干口燥,大便不
      辨析:久吐伤津,气血生化之源,故形体消瘦;肾阳虚弱则四肢不温;舌 质淡,脉沉细,津亏血少甚者至极度疲乏,动则头晕目眩,脉速自汗,四肢不 温,大便不行,此阳虚欲脱之候。
      幽门梗阻的中医诊断我们已经为您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您的幽门梗阻 治疗起到一定的帮助。也提醒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选择值得信任的专业医院,不要盲目就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