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是人体一个比较脆弱的脏器,时常会被炎症、结实等病变困扰。那么,治疗胆囊疾病可有良药?答案是肯定的啦!据说茵陈、龙胆草、金钱草就是治疗胆病的“三个臭皮匠”,更多奇方妙法,还是细看下文吧!
胆囊炎肆无忌惮 中医祛炎悄无声息!
胆囊炎,指由于多种因素而导致胆囊炎症,与胆管梗塞、细菌感染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本病属于中医“胁痛”的范畴。
湿热型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
症状:以黄疸为主,伴有恶寒发热,右胁肋及胃脘疼痛,口苦,恶心呕吐,尿赤,大便色淡。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
治法:疏肝利胆,化湿清热。
验方验穴
1.茵陈15克,龙胆草30克,柴胡12克,黄芩15克,栀子9克,生大黄6克,茯苓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取期门、支沟、阳陵泉、胆俞、足三里、太冲穴针刺,用泻法,每日1次。
3.取胆俞、肝俞、胸9~10夹脊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挑刺,即可将皮肉之间的“白色纤维”状物挑断,然后拔火罐,每周1次。
气滞型
慢性胆囊炎
症状:右胁肋下隐痛,无黄疸,口苦,尿赤,大便色淡。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治法:疏肝利胆,调气和血。
验方验穴
1.柴胡12克,黄芩15克,白芍20克,川楝子15克,枳实10克,茵陈15克,金钱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取胆俞、外关、支沟、阳陵泉、足三里穴针刺,用泻法,每日1次。
3.取胆俞、肝俞、外关、胸9~10夹脊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挑刺,即可将皮肉之间的“白色纤维”状物挑断,然后拔火罐,每周1次。
疝痛型
慢性胆囊炎合并胆道蛔虫症
症状:右胁肋下及胃脘痛,呈阵发性,伴有黄疸,微热,口苦,恶心呕吐,或吐蛔虫,口苦,尿赤,大便色淡。苔黄腻,脉弦紧。
治法:疏肝止痛,清化湿热。
验方验穴
1.乌梅12克,细辛3克,黄连9克,黄柏15克,香附10克,枳实10克,茵陈15克,金钱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取胆俞、阳陵泉、日月穴针刺,用泻法,同时丘墟透照海,每日1次。
3.取胆俞、日月、胸9~10夹脊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挑刺,即可将皮肉之间的“白色纤维”状物挑断,然后拔火罐,每周1次。
治验实录病例:王某,女,50岁。3年来经常胃痛,反复发作,误诊为胃病,久治不愈。1个月前右胁肋下隐痛,无黄疸,口苦,尿赤,大便色淡。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B超示“慢性胆囊炎”。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理气。
处方:龙胆草10克,柴胡12克,黄芩15克,川楝子12克,香附10克,枳实10克,茵陈15克,延胡索12克。水煎服,每日1剂。配合丘墟透照海,针刺胆俞、支沟、阳陵泉、日月穴,用泻法,每日1次。取肝俞、太冲、外关、胆俞、支沟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挑刺,即可将皮肉之间的“白色纤维”状物挑断,每周1次。治疗7天后,病情稳定,腹痛减轻,但纳差,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炒白术30克。又治疗7天,腹痛、腹胀消失。为巩固疗效,每日用金钱草10克代茶饮,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