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治疗感冒的药物这么多,你知道该如何选择吗?不是任何感冒都可以用同一种药解决的,你知道吗?有的感冒药也是特定人群不能服用的,让我们开看看如何选择感冒药吧!
如果感冒药盒上标有以下6个字,请注意:
1.【麻】 高血压患者不宜用
2.【扑】 司机不宜用
3.【酚】 肠道溃疡者慎服
4.【美】 支气管炎患者慎用
5.【清热】 风寒感冒别用
6.【解毒】 不能长期服用
“麻”“扑”“美”都是什么
普通感冒病毒本身具有自限性,一般一周左右痊愈,因此一般西药感冒药的主要作用是缓解症状,使机体能够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有利于病情的缓解。也就是说,西药感冒药一般并不是从根本上消灭引起感冒的鼻病毒、冠状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而只是缓解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发热、头痛等症状。
在西药感冒药中,各种成分各司其职。常见的西药感冒药中含有以下成分: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最常用的就是伪麻黄碱(麻),具有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消除鼻咽部黏膜充血,减轻鼻塞症状的作用,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这种成分。
麻黄碱与它一字之差、结构类似,但与麻黄碱不同的是,伪麻黄碱对全身其他脏器的血管无明显收缩作用,对心率、血压和中枢神经无明显影响。因此只有严重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患者才需要禁用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
抗过敏药
这类药物在感冒药中常用的是氯苯那敏,又称扑尔敏(扑、敏)和苯海拉明(苯),可与伪麻黄碱一起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症状。这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嗜睡,因此驾驶机动车、操作机器以及高空作业者工作时间禁用,最好在睡前服用。
解热镇痛类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的作用是退烧,是两种较为安全的药物,只有在大量长期服用时易引起肝肾损害。虽然其对消化道刺激较小,但对于已经患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有可能会产生新的溃疡,因此应慎重使用。
镇咳药物
感冒药中常用的成分是右美沙芬(美)、可待因。由于右美沙芬的成瘾性小、安全性好,现在是最主要使用的成分。急慢性支气管炎本身也是右美沙芬的适应证之一,因此支气管炎不能使用右美沙芬是不确切的,主要是痰多的咳嗽应注意避免使用。
“解毒”为什么不能长期服用
中药感冒药虽然缺乏现代科学体系对其机理的明确解释,但其疗效确切,使用正确可以缩短感冒病程,甚至在感冒初期迅速消除症状得到痊愈。使用中药治疗感冒辨证很重要,中医主要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
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使用的药物多以辛温解表为主,我们阅读这类中成药的说明书时可以看到,里面常含有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的药物。
风热感冒:发热重、头胀痛、喉红肿疼痛、咳嗽、黄涕等。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中常含有连翘、金银花、桑叶、菊花、板蓝根、石膏等清热的药物。
有的中成药上述两类成分兼有,多适合外寒入里,引起体内热证,身体寒证热证均有表现时。
“解毒”类药物主要包括牛黄、雄黄、大黄这类药物,这些药物本身具有微毒性,对于火热内盛、咽喉及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这些较严重的内热,以“毒”攻“毒”,因此是不能长期服用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