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老年科 > 正文
  • 老人咳嗽会引发脑缺血吗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6 10:15:03
  • 核心提示:  咳嗽的“震撼”,有利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转复,如同给濒危病人一次心脏捶击或电击复苏的机会。然而,也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从中受益。比如,老年性慢性支
     咳嗽的“震撼”,有利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转复,如同给濒危病人一次心脏捶击或电击复苏的机会。然而,也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从中受益。比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伴有动脉硬化的患者,可能因为咳嗽而引起意识障碍,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四肢抽搐、瘫痪等症状。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咳嗽--脑缺血综合症。这种综合症可以数年、数月发作一次,也可能一天几次。 鼻出血,脑出血的先兆。

      国外资料报告,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的中老年人,在发生鼻出血后的1-6个月内,有50%的人会发生脑卒中。专家们认为,动脉硬化使血管弹性减退,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而这种出血在鼻腔血管尤为突出,常常先于脑血管发生破裂。昼夜血压差缩小,中风危险性增大。

      通常,人的血压在24小时内有一个低谷时间(夜间2—3点)和两个高峰时间(上午8-9点和下午2-3点)。高峰和低谷时的昼夜血压差应大于10个百分点。若差距渐渐缩小,相差只有0.6-3.3个百分点,将提示是发生卒中的高危险因素,应加强对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治疗措施。高血压标准改变与中风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提出1999年高血压诊断指导原则为高压(收缩压)大于17.33千帕(130毫米汞柱),低压(舒张压)大于11.33千帕(85毫米汞柱),就应诊断为高血压。之所以改变,是因为这有利于预防心力衰竭和中风。也就是说,血压大于17.33/11.33千帕(130/85毫米汞柱)已是中风的发病因素。当然,新的指导标准又强调说,不可以机械地看待这个原则。比如其对不常运动、身体肥胖。胆固醇又高的人,显然是危险因素;但是,对经常运动、体重正常、胆固醇又不高的人,即便血压处在稍高水平,也未必是危险因素。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