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精神科 > 正文
  • 专家解析强迫症:焦虑锁大脑 缺乏幸福激素2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3:53:58
  • 核心提示:   强迫症的病根是什么:大脑发生了改变
      1、“自动挡”失灵了
      患者为什么会不断地“被强迫”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呢?科学家发现,是传递恐怖信息的回
      强迫症的病根是什么:大脑发生了改变
      1、“自动挡”失灵了
      患者为什么会不断地“被强迫”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呢?科学家发现,是传递恐怖信息的回路,始终被锁定在“接通”的位置上。
      科学家认为,人类大脑中有一个很小的、类似杏仁形状的结构——类扁桃体结构,这个区域是人们处理和评估危险的地方。
      让我们焦虑的过程是这样的:一旦“眶额叶皮质”被外界不安全的信息激发得兴奋起来,它就会向位于皮质最深部位的“扣带回”发出信号。扣带回触发了可怕的焦虑后,将信息上传给中枢指挥系统,“类扁桃体结构”进行评估后,向五脏六腑都发出信号,使得我们全身上下都感觉到恐怖,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位于大脑中心底层的“尾状核”,其作用有点像汽车的“自动挡”,让我们的念头一个接着一个地往下转换。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尾状核”这个自动挡的作用,“恐怖信息”解除后,神经细胞兴奋的传递,会“自动换挡”,由兴奋回归平静,中枢指挥系统随之发出解除“焦虑”的指令。
      但是,如果“尾状核”这个自动挡失灵了,虽然外界的“恐惧信息”已经消除,但“眼眶额叶皮质”和“扣带回”却不会自动地回归平静,始终被锁在兴奋状态,令恐惧的传递回路始终处于接通的状态,不断地向“类扁桃体结构”区域上传着“错误”的信息,中枢指挥系统就会不断提醒你考虑各种危险,从而表现出强迫症的症状,如个案中的不断地整理内务,不断地洗手等。
      科学家对强迫性官能症患者的脑部进行扫描,确实发现,患者大脑的“眼眶额叶皮质”、“扣带回”、“尾状核”,以及中枢指挥系统——“类扁桃体结构”区域都处于异常的兴奋状态。
      2、幸福激素缺乏
      “自动挡”为何会失灵?心理学家认为,其源头是幸福激素的缺乏。
      人若总是处于紧张害怕的焦虑心情中,脑部的生化水平出现了不平衡,让大脑的幸福激素-5-羟色胺多巴胺等的分泌受到了抑制。幸福激素的缺乏,让大脑产生的焦虑紧张状态难以抑制,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而被“锁住”,造成“自动挡”失灵。
      3、有危险遗传因子
      哪些人的“自动挡”容易失灵呢?
      (1)基因变异: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人类精神异常疾病时,发现如果“单个基因产生双重错误”,会导致严重“强迫症”的发生。
      有危险遗传因子的人,可能相关基因容易发生变异。
      (2)脑灰质量:研究人员使用磁共振影像扫描仪,扫描近100人的大脑,包括罹患强迫症的病人及其近亲。结果发现:比起对照组,强迫症患者及其近亲的大脑中“灰质”量有所减少。而位于视觉额叶及右下额叶部位的大脑灰质,对于抑制人们的反应及习惯十分重要。
      因此,现代医学可以通过大脑扫描,来揭示哪些人处于发生遗传性“强迫症”的危险中。(#分页#)
      什么人容易患强迫症:有个性缺陷的人
      为何近亲具有相似的大脑结构,却并非一定会发病?心理学认为,“个性上的某些缺陷”是引起强迫症的主要原因。
      在相同的紧张环境中,个性有缺陷的人,会较之其他人,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让情绪持续地处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中。
      (1)完美主义:袁远的母亲在谈到女儿时说:“也许女儿要强,追求完美,在国内一直是尖子,但出国后发现并不都能拔尖,心理就出现了障碍。”
      达不到“完美标准”的恐惧,让他们时时处在焦虑情绪中。
      在现在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患强迫症的,呈现多发趋势。如,有位学生,出门会反复地整理书包,整理了一遍又一遍,总觉得应该带的课本没有带齐;还有位学生看书时,刚翻过一页,就觉得前面的东西遗漏了,再翻回来重看;再翻过去看时,又觉得什么东西忘了,于是又翻回来重看,看时,就像小孩子一样用手指字,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看,自己也觉得自己特别怪,但就是摆脱不了这个毛病。
      其中,家教过严的学生、尖子学生更容易出现强迫症症状。有关部门曾在中学生做过调查,发现成绩优异的重点学校学生中出现强迫症症状的人数,是普通学校学生的两倍以上。原因可能和他们的“完美主义”个性有关。
      (2)偏执性人格:上边个案中说的淮安留学生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难以容忍轻微的过错和失误,不允许丝毫的杂乱和污秽,他们讲究整洁和秩序,一切都要仔细检查,反复核实。这是优点,但由于行为表现过度认真、拘谨和执拗,缺少灵活性,也由于过度自我关注、自律和刻板,因此他们很少有自由悠闲的心境,缺乏随遇而安潇洒,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
      (3)内心脆弱:内心脆弱的人,应变能力差,环境的改变,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而让其慌恐焦虑。
      青岛有位10岁的小学生,本来是个开朗活泼的孩子,和同学、老师相处得也很好。去年9月,父母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就将他转到了另一所小学。之后,他变得孤僻起来,上课走神,下课也不和同学们玩,甚至患上了强迫症,对做过的事情老是不放心,一遍遍地去做,如,书包整理了再整理;做过的作业检查了再检查等。
      这个孩子之所以如此,就是在新环境中没有安全感,“对做过的事,要一遍遍地去做”,是恐惧让他“过分追求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青少年的心理,尚在成长过程中,比较脆弱。那些必须随父母迁居,到陌生地方学习生活的孩子,一定要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
      现在很多少年也加入了留学大军,小小年龄一下子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里生活,其心理变化更须关注,出国留洋最好能在孩子心智成熟后实施,一般来说,最佳的“文化迁徙”时间为18岁以后。
      强迫症还有个高发人群是白领阶层。
      如何治疗强迫症:激发幸福激素的分泌
      1、发现病情:正常人可能都会有强迫的体验,如,总怀疑门或抽屉没锁上而反复检查数遍;信寄出后常怀疑写错地址,后悔当初没有反复检查等,如何鉴别自己是否患上了强迫症呢?
      做个测试:
      A、病程长短:不到三个月=1分;三个月-一年=2分;一年以上=3分
      B、痛苦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改变=2分;别人帮助也法摆脱=3分
      C、社会功能:工作学习、人际关系有轻微妨碍=1分;工作学习、人际关 系有显著妨碍=2分;工作学习、人际关系全部丧失=3分
      以上三项总分6分以上,您可能患上强迫症,要看心理医生了。
      2、自我治疗:
      如果一时找不到心理医生,不妨试着自我治疗。
      (1)正视它:你必须了解强迫症状,是来自“脑部错误的讯息”,知道这些强迫思考,是来自脑部生化的不平衡,你必须集中所有的心力,永远记得:“这不是我,这是我的强迫症在搞鬼!”
      (2)改变行为:若有强迫症的人必须锻炼自己的心志,不要依照强迫性感觉思考去做。虽然一时无法改变感觉,但是却可以改变行为,必须转移注意力,进行自我换挡。
      转移注意力:是要将注意力转移开强迫症状,即使是几分钟也行。首先选择某些特定的行为,来取代强迫性洗手或检查。任何有趣的、建设性的行动都可以。最好是从事自己的嗜好活动,例如:步、运动、听音乐、读书、玩计算机、玩篮球等。

      参加这些令人愉快的活动,以此来“手动”将尾状核换挡,这个方法具有重塑性意义,因为它促使了一个新的大脑回路的形成,这种回路带来愉悦,并且触发幸福激素多巴胺等的释放。
      多巴胺等的释放对这种新的活动进行了奖励,并且巩固、增加了新的神经连接。这种新的回路最终可以跟之前那个“强迫回路”进行竞争,并且根据不用则废的原则,病态的回路网络将会削弱。
      记住,想改变脑部的生化变化,来减少强迫性冲动,可能要花上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朋友切不可心急。当然,如果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治病,效果肯定更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