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精神科 > 正文
  • [焦虑症症状体征]焦虑症的诊断依据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3:49:47
  • 核心提示: 焦虑性神经症又称焦虑症,以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障碍,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等为特征,血浆内皮质酮含量可增高,且其紧张惊恐的程度与现实情况
    焦虑性神经症又称焦虑症,以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障碍,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等为特征,血浆内皮质酮含量可增高,且其紧张惊恐的程度与现实情况不相称。  临床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后者又称急性发作。本病女性多于男性,约为2:1,大多数病例发生年龄为20-40岁之间。本病属心理性疾病,故心理治疗效果好,药物治疗也有确切的疗效。

      临床表现

      1.心理障碍:主观疑虑、焦躁不安、敏感激惹、注意力不集中、惊恐万分、濒死感。 2.躯体症状:口干、胸闷、心动过速、尿频、腹泻、便秘、发抖出汗、心悸、呼吸困难。 3.运动症状:手抖、肌肉紧张、不安地来回走动。 4.分型: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临床可有急性及慢性两类。

      诊断依据

      1.广泛性焦虑 (1)过分的焦虑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 (2)伴植物神经功能亢进、运动性不安和过分警惕; (3)不符合强迫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且焦虑并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的。 2.惊恐发作 (1)无明显原因突然发生的强烈惊恐,伴濒死感或失控感; (2)发作时伴有严重的植物神经症状; (3)每次发作短暂(一般不超过2小时),发作明显影响日常工作; (4)1个月至少发作3次; (5)特别要注意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及肾上腺嗜络细胞瘤、心血管病、自发性低血糖、内分泌病、药物戒断反应和颞叶癫痫所致的类似发作。 (6)不符合忆症和恐怖症的诊断标准。(7)脑电图示X活动减少B活动增加。

      治疗原则

      1.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及分析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及催眠治疗等。 2.药物治疗。

      用药原则

      1.焦虑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配以药物治疗。 2.急性惊恐发作时用安定肌注较好。 3.对急性惊恐发作,以阿普唑仑及丙咪秦治疗效果较好。 4.安定、阿普唑仑、多虑平及阿米替林对广泛性焦虑疗效好。 5.忆梦返对催眠效果好,起效快,后遗作用少。 6.治疗后阶段,患者可同时进行松驰训练、太极拳、瑜珈及气功训练。

      辅助检查

      本病是功能性疾病,但躯体症状众多,易于与躯体病相混,如冠心病、二尖辨脱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美尼综合征,血糖及电解质紊乱等,故临床上需作相应之检查,以排除躯体性疾病。检查框限“B”“C”均属排除性检查。

      疗效评价

      1.近愈:急性焦虑发作停止,情绪恢复正常。 2.好转:主要症状显著减轻。 3.未愈:主要症状无变化。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