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精神科 > 正文
  • [预防失眠症]如何防治“泻药性便秘”?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3:48:41
  • 核心提示: 泻药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容积性、润滑性和刺激性泻剂,它们均有一定的副作用。特别是刺激性泻剂,如大黄、番泻叶、芦荟、决明子、果导等,长期服用不但会导致
    泻药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容积性、润滑性和刺激性泻剂,它们均有一定的副作用。特别是刺激性泻剂,如大黄、番泻叶、芦荟、决明子、果导等,长期服用不但会导致“泻剂依赖”,而且还可能引起结肠黑变病,并损害肠神经系统使结肠的动力减弱,从而导致泻药性便秘。  小王姑娘为美容吃一种“排毒制剂”已有四五年,可是近一年来大便越来越难解,吃药的量也越来越大。她去诊所问医生,医生仔细问了她的情况,又看了她吃了药,诊断她是“泻药性便秘”。因为这“排毒制剂”里主要的成分就是大黄。

      大黄是泻药,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可是泻药为什么会引起便秘呢?

      泻药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容积性、润滑性和刺激性泻剂,它们均有一定的副作用。特别是刺激性泻剂,如大黄、番泻叶、芦荟、决明子、果导等,长期服用不但会导致“泻剂依赖”,而且还可能引起结肠黑变病,并损害肠神经系统使结肠的动力减弱,从而导致泻药性便秘。

      长期服用泻药,为什么会引起便秘呢?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泻药虽然能够通便,但使用不当则会使大便不通,结果使便秘更加严重。其主要机制是长期服用泻药,对结肠平滑肌神经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导致结肠对肠内容物刺激的反应性降低,使结肠运动功能紊乱从而发生便秘。

      泻药性便秘的主要症状,轻者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干结,排出困难;重者如不服用泻药则没有便意、不能自行排便,时间较长则会出现腹痛、腹胀、全身不适、烦躁不安、失眠等症状。因此,每次排便必须依靠服用泻药,而且剂量越来越大,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

      那么,如何防治泻药性便秘呢?

      确认是否存在便秘

      事实上,排便的需求因人而异,对某些人来说,一天排3次便可能是正常的,而对某些人一周3次或许就足够了。因而有许多患者是心理上的“便秘”。他们自认为有便秘,但其实并没有。有的病人只是偶然的几次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可能是生理性的便秘,没有必要服用泻药,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理,往往可自行缓解。

      如果患者确实患有便秘,应该到医院就诊,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合理的治疗,不能根据各种商业广告“自以为是”地买药治疗。

      饮食和生活习惯调理

      1. 多食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粗纤维能软化大便,增加粪便量,并刺激结肠蠕动,加快结肠转运。定时口服少量的小麦麸皮,是一种有效而价格低廉的疗法,但此法不适用于肠道有器质性狭窄者。

      2. 养成多饮水的习惯。饮水量应达每日3 000毫升,且不宜多饮茶或含咖啡的饮料,以防利尿过多。

      3. 纠正不良的排便习惯。忽视便意是女性便秘患者常见的现象,其中多因早晨忙于家务、急于赶路上班而来不及上厕所,部分则为工作中不便离开岗位而强忍便意。经常忽视便意将影响正常排便反射,导致便秘。坐在坐便器上看书看报是另一种不良排便习惯,不利于排便反射的连续进行。对于不习惯坐式便器者,改为蹲位排便较有利,因蹲位时肛门直肠角增大,更有利于粪便通过。

      4.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起居有规律,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可以有助于改善消化道的功能。

      停止服用刺激性泻药

      如不能立即停止,也应逐渐减量或用其他治疗方法代替,直到停用泻药,恢复正常排便。

      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便秘的方法较多,对于泻药性便秘,切忌运用芒硝等峻泻药,也不可盲目应用清热解毒、泻下通里之药。

      心理治疗

      泻药性便秘患者常有焦虑甚至抑郁等心理因素或障碍的表现,应予以认知治疗,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