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精神科 > 正文
  • [预防抑郁症]过分含蓄是抑郁症的兆头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3:47:43
  • 核心提示:   生活中,当我们内心的愿望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而难以表达时,很多人会借助含蓄来掩饰。在古人眼中,含蓄还是一种修养、一种情趣、一种韵味。  无论传情
      生活中,当我们内心的愿望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而难以表达时,很多人会借助含蓄来掩饰。在古人眼中,含蓄还是一种修养、一种情趣、一种韵味。  无论传情达意,还是创作诗词,他们都讲究意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但是,含蓄也要有“度”,过分的含蓄其实并不美,可能是一种病态―――抑郁。
      如何区别含蓄和过度含蓄呢?这其实并不难。
      如果一个人愿意与人交流,对生活有热情,只是习惯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或意愿,这样的含蓄是正常的。
      与此相对,有些人虽然也愿意和外界沟通,但从不在人前流露困惑之情,这种沟通不过是他们拒绝他人和世界的方式。
      这些人总是沉溺于自己的世界,总是喜欢反复思考一些问题,诸如自己的存在是否有价值,自己是否有能力等,却总也得不出确定的结论。
      可以判断,这些人的含蓄是一种过度的含蓄,他们已经进入了抑郁状态。
      对于将要进入或已经进入抑郁状态的人,我们应该伸出援手,给予特别的关注。
      如果你身边有非常胆小、含蓄、敏感的人,就要注意留心,观察他们平时的言词和举动。
      倘若他们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开始喜欢独来独往,就要尽量多和他们交流,引导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这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们患上抑郁症
      如果你的亲友已经患上抑郁症,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但不要为了帮他们解决问题,把所有的事情都大包大揽。
      而是应该讲究策略,通过换位思考,想象自己如果是抑郁患者,应该如何去做。然后,再启发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