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以后,经常会有关节痛。中医都叫这些症状为“风湿病”,但从西医的角度上看,有很多病因可以造成关节痛。这其中包括:关节发育不良、痛风血色素沉着症、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牛皮癣性关节炎、化脓陛关节炎、淋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滑脱症、多发性纤维肌炎、变形性骨炎及肺源性骨关节炎。所以,有了关节痛以后,如果几天还没好,就不要掉以轻心。尽管这样,其中最常见的造成关节痛的原因还是“骨关节炎”,也叫“退行性关节炎”。
虽然都是骨关节炎,但临床表现的症状却不相同。一般来说,膝关节骨关节炎早期表现是上下楼困难,而髋关节关节炎的早期症状是僵硬比疼痛出现早。病人往往不能自己穿袜子或剪脚趾甲。髋关节另外一个特点是疼痛往往在腹股沟部或放射到膝关节。同时,由于支配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神经都是一个,有些病人的膝关节痛实际上是髋关节的病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髋关节的疼痛不是在前方而是在侧方,这其中很可能是大转子滑囊炎而不是髋关节炎。
大转子滑囊炎的特点是疼痛在髋关节外侧,而且没有关节活动受限。有时,这种大转子滑囊炎的疼痛可以放射到小腿侧方。如果是这样的话,它常常会被误诊为坐骨神经痛。年龄大了,难免都有脊柱的退行性变或骨刺,有入甚至会被错误地进行了脊椎手术,但术后病人仍然有同样的症状。所以在做腰椎手术之前,一定要照髋关节的x光片。
骨关节炎的治疗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绝大多数病人只需要非手术治疗,而极少数病人需要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减轻体重、休息、物理治疗、吃消炎止痛药。物理治疗包括不同的方法,但主要目的是松解肌肉、舒筋活血及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同样一种病,每个病人对物理治疗的反应可能不同。原则是,如果治疗后症状缓解及活动度增加的话就是管用,否则就是不管用,不需要再做下去。
消炎止痛药有不同的名称及厂家。其作用是消炎,从而达到止痛目的。药房往往对这类药标上止痛药,从而造成病人对这种药的误解。很多病人认为它只是单纯的止痛药,而不知道这种药物具有消炎的作用,从而不吃这种药。消炎止痛药不一定要坚持每天吃,若没有症状说明没有炎症,就不需要吃。由于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的疾病,有些病人可能要成年累月地吃这种消炎止痛药。这种药吃多了,不但可能造成肝肾功能的改变,而且使很多病人产生一定耐药性。这些消炎止痛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容易稀释血液造成出血。所以,有些病人尤其是患有心脏病的病人是不能吃这种药的。
另外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关节内注射治疗。一般来说,注射治疗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药物。一种是激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封闭注射”。这种封闭注射的特点是见效快、止痛好,缺点是不能注射过多。原则上,一生最好不要在同一个地方注射超过三次。关节内注射激素是局部应用,也就是说注射到关节内,药物一般不会有太多进入血液。这是它的优点,但缺点是这些药物会积累在关节表面,有可能会对关节表面造成损伤。
另一种注射药物中国称作“玻璃酸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关节软骨成分,注射到关节内部,可以增加关节的营养,从而缓解疼痛症状。这种药物注射的临床效果因人而异。有的人用后觉得好多了,有的人不起作用,还有的人甚至加重症状。从理论上讲,这种药物注射到关节内,不可能从组织结构上改变已经损伤的关节软骨。以前,医生们常说,既然骨关节炎没有什么特效药,那么这种注射起码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所以仍然可以试用。但在近一两年医学界已达成共识,实际上这类药没有用。
最后一种是手术治疗。只有非常少数的病人才需要手术治疗。一般来说,手术治疗包括两种:一种是根治,也就是所谓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另外一种是所谓“清理”,就像汽车换机油一样,用关节镜手术清洗出关节内的脏东西。这两种手术各有优缺点。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根治损坏的关节表面。缺点是手术相对大,并发症多,手术恢复时间长。
关节镜手术的特点是疼痛少,相对危险性低。很多病人手术后都有或多或少的疼痛减少,症状缓解,但其缺点是不能根治。每个人缓解症状的时间不同,有一部分人也许根本不管用。总的来说,不同的病情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病人在看医生时,要明确地了解自己的病情程度及各种治疗的选择。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