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过度运动引发连锁损伤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的脚扭了”,其实这就是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多为踝关节周围韧带的过度牵拉或撕裂,严重者可伴有撕脱骨
过度运动引发连锁损伤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的脚扭了”,其实这就是
踝关节扭伤。踝
关节扭伤多为踝关节周围韧带的过度牵拉或撕裂,严重者可伴有
撕脱骨折。统计表明,踝外侧
扭伤约占
踝扭伤总数的85%。一般来说,踝关节内的软组织受到挤压撞击出现软骨面损伤、滑膜
肿胀,就会使踝关节周围出现肿胀、
淤血。如果未能及时进
行正确治疗,踝关节外侧支撑强度就可能出现下降,这样,踝关节的不稳定状态就会加重,踝关节容易再次扭伤,出现疼痛、肿胀、行走不稳等慢性期症状,并可引起其他关节损伤,出现连锁反应。
反复扭伤影响行走功能那么,为什么踝关节比较容易受伤呢?这是因为踝部特殊的结构所致。踝部包括踝关节和距骨下关节,是下肢承重关节。在过度的强力内翻或外翻活动时(如行走在不平路面,高处跌下或跑跳时落地不稳),均可引起外侧或内侧韧带损伤。如早期治疗不当,韧带过度松弛,可造成踝关节不稳,易引起反复扭伤,甚至关节软骨损伤,发生
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行走功能。
及时治疗注重关节保护扭伤
后首先要及早明确诊断。一般来说踝关节扭伤后,患者常需拍摄X线
片,以排除
骨折和发现
增生的骨赘。
核磁共振能清楚地显示软骨、韧带和滑膜的损伤,
医生会结合患者病史和体检,做出诊断并予以相应的治疗。对于急性期的初次损伤患者,如外侧韧带损伤较轻、踝关节稳定性正常时,早期可抬高患肢,冷敷,以缓解疼痛和减少出血、肿胀。2~3天后
可采用理疗、封闭、外敷消肿止痛。若症状严重、韧带完全断裂或有撕
脱骨折者,则需进行手术复位修补,以免引起反复扭伤、关节软骨损伤或
创伤性关节炎。
一般来说,慢性损伤的患者保守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差。由此可见,面对踝关节扭伤,要养更要治,而改善疼痛和不稳定的症状就是治疗的主要目的。有时可通过手术重建韧带来改善踝关节的稳定性;同时可以通过微创的踝关节镜手术来消除滑膜炎、软骨损伤等致痛因素。
扭伤后该热敷还是冷敷? 冷敷和热敷都是护理扭伤后的治疗方法,但是应针对不同病情选用。
冷敷:冷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同时,冷敷可抑制神经末梢的感觉,使局部神经传导速度暂时减慢,降低感觉敏感性,达到止痛效果,冷敷还可以降温退热。方法:冷敷可用小毛巾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于局部,持续15-20分钟。每天3-5次。也可用冰袋裹上毛巾敷于局部,但要注意避免
冻伤。
热敷:热敷可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抵抗力和修复能力,促使炎症消
散和局限化,减轻局部肿痛。热敷同冷敷操作相似,注意刚受闭合性外伤(即
无伤口的外伤)时,却不可开始就热敷,如果伤后立即热敷,使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组织间那些断裂或不完全断裂的毛细血管遇热后便会扩张,出血自然就会更多,由血管渗透到组织间隙的体液也会更多,因而受伤肢体的局部更加肿胀。如果组织间的血肿渗透到皮下,就会出现大片的皮下淤血斑。此时应冷敷控制出血。热敷应该在扭伤之后的72小时左右施行,此时局部毛细血管已停止出血,肿胀亦逐渐好转,此时热敷施行之有效地促进血液特环,加速
瘀血和渗出液的吸收,起到温经散寒
活血通络的作用,促进扭伤组织早日修复。注意:有感染时应避免热敷,各种
内脏出血,
急腹症,不宜热敷。
操作和护理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1、对于局部出现大块青
紫斑者,不宜立刻施用手法和热敷,应先行冷敷,在24小时后才能进行手法治疗;
2、治疗手法宜轻柔;
3、患部适当固定,防止足部保持背曲内翻姿势;
4、局部保暖;
5、休息时踝部放置要高于
臀位,利于肿胀消退。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