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诊断]原发性与特发性骨质疏松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6 13:21:59
核心提示: 原发性骨质疏松:
Ⅰ型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见于51~75岁人群,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男性阉割后或血清睾酮水平低也可发病,并直接与生殖功能丧
原发性骨质疏松:
Ⅰ型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见于51~75岁人群,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男性阉割后或血清睾酮水平低也可发病,并直接与生殖功能丧失有关。雌激素丢失使血清白介素6(IL-6)升高,骨吸收增加.以小梁骨为主的部位骨折多与Ⅰ型骨质疏松有关,如脊柱压缩性骨折和Colles(桡骨末端)骨折。
Ⅱ型骨质疏松(退行性或老年性骨质疏松)与机体老化过程有关。随年龄增长,成骨细胞数目和活性逐年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加。主要发生于60岁以后的老年人,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小梁骨及皮质骨均可累及,常引起股骨颈、椎骨、肱骨近端、胫骨近端及骨盆骨折。可能起因于与年老有关的维生素D合成减少或抗维生素D作用(部分病人由于维生素D受体减少或无反应性)。老年女性,Ⅰ型和Ⅱ型常同时发生。
特发性骨质疏松较少见,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人,无性别差异,患者性功能正常。
占所有骨质疏松病人的5%不到。原因有内分泌系统异常(如糖皮质激素过多分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亢、性腺功能下降、高泌乳素血症、糖尿病)、药物诱发(如糖皮质激素,酒精,吸烟,巴比妥类及肝素)、或其他原因(如不活动、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病、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病、类风湿关节炎、结节病、恶性肿瘤或长期失重状态如在航天飞机上)。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