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骨伤科 > 正文
  • [骨质疏松诊断]注意药物致骨质疏松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6 13:21:58
  • 核心提示: 据统计,在临床常见的骨质疏松症中,有8%~15%的人并非因为缺钙、缺乏维生素D或疾病引起,而是由于药物所致体内矿物质代谢紊乱造成有关资料表明,长期使用下列药
    据统计,在临床常见的骨质疏松症中,有8%~15%的人并非因为缺钙、缺乏维生素D或疾病引起,而是由于药物所致体内矿物质代谢紊乱造成有关资料表明,长期使用下列药物可引起骨质疏松症,应引起高度重视。

      糖皮质激素 目前最常见的导致药源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引起骨质丢失的机理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增加钙、磷的排泄,减少蛋白质和粘多糖的合成,使骨质基质形成障碍。同时,糖皮质激素还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不利于骨质生成。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骨质疏松,出现骨小梁和成骨细胞减少。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症除表现为腰背痛外,也是造成自发性骨折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资料表明:在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中,发生自发性骨折者可高达8%~18%,特别是长期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者,约74%的人脊椎X线检查有脱钙现象,34%的人有压缩性骨折。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出现难以解释的逐渐加重的腰背痛、关节痛或活动受限,且疼痛与气候无关而与活动有关者,应考虑由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

      肝素 资料表明,病人使用肝素超过4个月可能发生骨质疏松症或自发性骨折。这可能是由肝素促使骨胶原溶解或某种酶受抑制所致。预防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用药剂量,避免大剂量应用肝素。

      抗癫痫药物 长期服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可因其促进维生素降解及使消化道对钙吸收减少而致低钙血症,使骨容量减少10%~30%。出现骨质疏松症或自发性骨折。因此,对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应自用药后3~4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甲状腺激素 单就甲状腺素对肌胳的影响来说,它能与生长激素协同促进骨骼的生长成熟,但如果使用过量的话,则会因造成钙磷转运失衡,呈现负钙平衡状态而引起骨骼脱钙、骨吸收增加,最终引起骨质疏松。因此,使用甲状腺素时切忌过量。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