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骨伤科 > 正文
  • [脱位]关节脱位了 怎么办呢?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6 13:19:56
  • 核心提示: 关节脱位又叫脱臼或脱骱,是指组成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脱位可分为先天性、外伤性、病理性和习惯性脱位四种。如按脱位程度来分,可分为半
    关节脱位又叫脱臼或脱骱,是指组成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脱位可分为先天性、外伤性、病理性和习惯性脱位四种。如按脱位程度来分,可分为半脱位和全脱位。按脱位后的时间来分,又可分为新鲜脱位和陈旧性脱位(指脱位超过三周以上者)。常见的是外伤性脱位。

      外伤性脱位主要发生于青壮年。儿童和老年人较为少见。上肢脱位较下肢为多。关节脱位除有明显的外伤史和患部疼痛、肿胀外,最主要的特征是关节功能的丧失。有时亦可合并血管、神经的损伤,以及受伤关节所具有的特有体征,如方肩畸形等。所以诊断一般并不困难。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作X线检查,有助于更进一步明确脱位的方向和是否同时伴有骨折。

      全身各关节至少包括两个骨端。被包围在关节囊内。囊外还有韧带和肌肉。因此,正常的关节有相当的稳定性,在关节运动时,骨端不会超出关节囊的范围。但在跌倒或受外力冲击时,在一定的姿位下。可使关节囊破裂,于是骨端脱出而发生脱位。

      对脱位的关节,应尽量争取时间及早复位,即用正确的手法使脱出的骨端送回原处。然后加以外固定,包括绷带、小夹板、石膏等。拆除外固定后,关节运动往往不灵活,需要通过积极而耐心的锻炼,以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肘关节脱位

      在全身各关节脱位中,肘关节脱位最多见。它可分为前脱位、侧方脱位和后脱位,且多见于青壮年。

      肘关节由肱骨、尺骨和桡骨组成,主要功能为弯曲和伸直动作。跌倒时上肢外展,手掌着地,冲力迫使尺骨的鹰嘴穿破关节囊和韧带而向后脱位。冲力较大时,常伴有肱骨内上髁撕脱性骨折。 此病产生后,除有外伤史和疼痛外,可见到肘部肿胀、半屈曲状畸形,且肘部向后突起。正常人肘关节伸直时尺骨鹰嘴与胀骨内上踝、外上髁三点成一直线,屈肘后此三点成一等边三 角形。而脱位后此三点关系改变 肘关节伸屈功能完全丧失。

      肘关节脱位后,应请医生给予复位,复位后将肘关节屈至90度,用三角巾或绷带悬吊胸前,或用长臂石膏托外固定。2~3周后去除外固定,继以积极的功能锻炼,以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仅次于肘关节,居关节脱位的第二位。它可分为前服位和后脱位两种,常见的是前脱位。

      当病人跌倒时手掌或肘部着地,暴力沿肱骨向上冲击,肱骨头冲破前方薄弱的关节囊而脱位。常伴有 肢骨大结节 撕脱性骨 折。 此病除 有外伤史 外,主要有 肩部疼点 肿胀和功能完全丧失。 其特征是病人常有用腱侧的手托住患侧前臂的姿式,同时还有“方肩”畸形.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其手掌不能搭到健侧肩部;或患侧手搭于健侧肩部时,肘部不能贴近胸壁。这些都表示有肩关节脱位。

      脱位后应早期复位。复位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将上臂内收位固定在胸壁上约3周。拆除固定后加强肩关节活动。

      若手法复位失败或撕脱性大给节骨折复位不满意,应考虑手术切开复位。

      髋关节由一个半球状的股骨头和一个杯状的髋臼组成,是人体关节中最稳定的关节。因此,髋关节脱位较肩、肘关节脱位少见。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和中央性脱位三种。常见的为后脱位。当髋、膝屈曲,暴力从膝部向臀部冲击时。如乘汽车时突然刹车,乘客膝部撞到前排椅背上等,可发生髓关节后脱位。

      此病除有外伤史、髋部疼痛外,还有患肢内收、内旋、缩短畸形,不能负重步行,在臀部可摸到上移的股骨头。X线检查可了解脱位情况和有无合并骨折等。

      治疗以手法复位为主,一般在腰麻或全麻下进行。复位后一般不需外固定,卧床休息3~4周后即可下地活动。

      桡骨小头半脱位

      发病常见于5岁以下小儿。当小儿因穿脱衣服、跌倒或上下楼梯时被大人握住其手用力向上牵拉前臂并有旋转时,即可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小儿立即啼哭,手臂垂挂在身旁,局部疼痛,患肢不能抬举,有时还有肿胀。根据上述病史和症状,诊断不难明确。

      一旦诊断明确,应给予复位。复位方法很简单,患儿家长亦可试行。置患儿肘关节于90度屈曲位,一手握住其腕部,另一手握住其前臂上端,以拇指向后内方压迫桡骨小头,将前臂稍加牵引及前后旋转。如感到或听到“咯嗒”声,表示已复位。用三角巾悬吊3日。注意避免再牵引患肢,以免复发。


    面对颞下颌关节脱位咋办



      下颌关节脱位

      此病老年人较多见。常因大笑、打呵欠,开口过大,呕吐或用力咬嚼大的硬物时发生。除有典型上述张口过大的病史外,尚表现有半开口状态,既不能闭口,也不能再张大。同时流涎,说话、吞咽均有困难。颧弓下可扪及下颌关节突凸出,其后方有一凹陷。

      复位方法很简单,可使病人坐于较矮的凳子上。术者站在病人前面,用两拇指分别放入病人口中大臼齿(磨牙)上,其余手指托住下颌骨的两侧。两拇指逐渐向下、向前拉,同时其余手指将下颌上抬、并向后推,即可复位。复位中,术者可感到有一种滑动的感觉。复位后可用绷带或三角巾将下颌作适当的包扎固定2~3天。固定的松紧度要求仍能张小口进食,说话无妨碍,但防止张口过大而再次脱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