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肝病科 > 正文
  • 教你读懂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09:28:03
  • 核心提示:   当肝细胞坏死后,它的残片被枯否细胞或巨噬细胞所吞噬,激活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继而又激活贮脂细胞向肌纤维母细胞转化,产生各种细胞外基质成分。这些成
      当肝细胞坏死,它的残被枯否细胞或巨噬细胞所吞噬,激活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继而又激活贮脂细胞向肌纤维母细胞转化,产生各种细胞外基质成分。这些成分与其降解产物以及参与代谢的酶进人血液中,可作为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
      细胞外基质成分有四类、其中主要是胶原蛋白,其他是糖蛋白、蛋白多糖和弹性蛋白。近年来研究这些成分作为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报道颇多,现就其中在临床上有实用价值的标志物简介如下。

      胶原蛋白及其相关的酶:
      1、在肝脏胶原蛋自约占蛋白总量的5%~10%、肝纤维化时,胶原蛋白可增加到50%左右,因此,对胶原蛋白的测定可以不同程度反映肝纤维化的情况。至今发现人体胶原蛋白已有19种。在肝脏中存在的胶原为 Ⅰ、Ⅲ、Ⅳ、V、Ⅵ、Ⅶ、Ⅷ、Ⅸ各型,其中含量最多的是Ⅰ和Ⅲ型,各占40%左右。正常肝脏每克含胶原量5.5土1.6mg,而肝硬化时可上升4~7倍,约30mg。
      各型胶原的比例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有所改变。胶原蛋白的合成系先经细胞内基因转录形成各型前胶原mRNA,继而通过翻译形成α-肽链形成旋结构,再经糖基化、羟化的修饰,而经二硫键链结成前胶原。前胶原分泌至细胞外,由内肽酶将两端包括氨基端(N)和羧基端(C)切下,主体部分即为原胶原,经互相共价交联形成胶原纤维。

      2、脯氨酸羟化酶
      脯氨酸羟化酶(PH)是胶原合成的关键酶,由α、β两个亚单位构成四聚体。肝硬化病人的肝活检中PH有明显升高,但在血中测定PH活性有困难,因具有活性的PH四聚体不到10%,且血中存在抑制物。Salolainmen等用RIA法直接测定血中PH含量称血清免疫反应性PH(SIRPH),证明其含量与肝组织中PH活性相关。
      但其特异性不够高,由于血中 α亚单位极易分解,而β亚单位比较稳定。Voshida等制备了PHβ亚单位单抗,应用酶联法测定免疫反应性PHβ亚单位(SIRβPH)则其特异性大为提高。多数学者认为 SIRβPH主要反映肝纤维化的活动性。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