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肝病科 > 正文
  • 酒精性肝病有什么中药方剂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09:27:52
  • 核心提示:   一、湿热蕴结

      症状:身目小便俱黄,发热口渴不欲饮,口苦,恶心呕吐,食后作胀,嗳气不爽。或腹部胀满,或胁下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或塘垢,舌质红,苔厚腻或兼灰
      一、湿热蕴结

      症状:身目小便俱黄,发热口渴不欲口苦恶心呕吐,食作胀,嗳气不爽。或腹部胀满,或胁下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或塘垢,质红,苔厚腻或兼灰黑,脉弦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茵陈蒿30g,板子、云苓各15g,大黄、车前草、厚朴各10g。热甚苔黄厚者,加黄柏、黄苓、板蓝根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功;湿热并重者,上方合连朴饮、甘清毒丹加减;恶心呕吐者,加陈皮、竹茹降逆止呕;脘腹胀问者,加积实、木香、大腹皮以气导滞。因气虚者,合香砂六君子丸;右胁疼痛较甚者,加柴胡、黄羊、郁金、玄胡、川楝子以疏肝行气止痛;刺痛者加地鳖虫、士不留行、穿山甲以活血化瘀;若兼小便不利者,合五苓散加减。对苦寒泻下药的应用,要注意热的程度和变化,以免过量而产生变证。
      如症见身目俱黄,心中懊恼或热痛燥腹满,如不欲食,时时欲吐,治宜清利湿热,解酒毒。若脉浮滑,欲吐者,先探吐。脉沉滑而腹满大便秘者,方用桅大黄汤:桅子14枚、大黄50g,枳实5枚,豉1升。若变成腹胀,渐至全身面目俱肿者,急须培土、宜霞香扶脾饮;炙甘草、霍香、厚朴、大黄、木香、半夏、陈皮、麦芽,日二服。下之,久久成黑疽,症见面青目黑,心中嘈杂,大便色黑,皮肤不仁,脉微弱、方宜桅子大黄汤去大黄合犀角地黄汤。
      二、胆热瘀积
      症状:黄疸胁痛高热烦躁,口干口苦,胃纳呆滞,恶心呕吐,腹满胀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糙,脉弦滑数。
      治法:清肝利胆化痰。
      方药:加味温胆汤加减。柴胡、黄芩、半夏、枳实、大黄各10g,银、连翘各15g,蒲公英、茵陈各20g,丹参、金钱草各30g。若胁痛较甚者,加川楝子、玄胡、郁金、虎杖,疏肝行气,开郁通络;高热烦躁,口干口苦较甚者,合龙胆泻肝汤加减;若痰火壅实、大便秘结,加竹沥、姜汁、南星以祛痰泻火通腑。
      若酒食不清或酒后多饮水,酒湿痰浊积聚,停留胸隔,症见干呕嗳气,昏冒眩晕,欲食不美,胸隔支满,按之有形或有声,治宜健脾化痰解酒,方选瑞竹化痰,药用姜半夏、南星、生姜、白矾、皂角、葛根、神曲、香附、杏仁、陈皮等。
      三、气滞血瘀
      症状:胁下属块,且疼痛不舒,腹大坚满,按之不陷而硬,青筋怒张,面暗色黑,头颈胸部朱纹赤缕,唇色紫褐,大使色黑,脉细涩或芤 相当于酒精性肝硬化并发腹水和(或)出血。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隔下逐瘀汤加减。柴胡、当归、桃仁10g,五灵脂、穿山甲各15g,地鳖虫12g,丹参、白茅根、大腹皮各20g,茯苓、白术各30g。若胀满过甚,加积实、厚朴、槟榔以行气除胀;胁下胀痛较甚者,加金铃子以疏肝行气止痛;积块较大,硬痛不移,拒按明显,大便色黑者,加鳖甲、蒲黄、蜇虫以加强化瘀软坚之功;水气胀满,小便不利者,加桑白皮、葶苈子、大腹皮以行气化水。本证须顾护脾之气,不可攻逐太过。瘀实之证,宜缓缓消之,不能强求速效,不然病势恶化,可致大量出血或神昏等危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