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肝病科 > 正文
  • 肝硬化患者吃鱼过多引起昏迷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09:26:27
  • 核心提示:   肝硬化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滥用药物,将加重肝脏负担,效果而适得其反,因此更要注意饮食调理。肝硬化一般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可口的食物为宜
      肝硬化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滥用药物,将加重肝脏负担,效果而适得其反,因此更要注意食调理。肝硬化一般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可口的食物为宜,但是也要控制每天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量,过多的话,反应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吃含蛋白质过多的鱼等食物易引发肝昏迷
      老王患有肝硬化、腹水,主要是肝脏严重损伤引起蛋白缺乏,身体内的水不能排出等原因造成的。于是,在平时饮食时多吃蛋白质,于是吃了很多鱼。过了一段时间,老王却变迟钝了,还烦躁、说胡话,连家人也不认识。经过检查,原来他是吃鱼太多引起了肝昏迷,又称肝性脑病
      众所周知,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易消化,好吸收,是病人常吃的营养食品。但是,肝硬化的病人吃鱼一定要慎重。
      肝脏就像一个大的化工厂,负责各种物质的合成、分解、代谢和解毒。人们吃进去的植物、动物蛋白在肠道内被分解成各种氨基酸后,在肝脏里合成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然而,有些氨基酸对机体是有害的,也要在肝脏内解毒清除。
      当肝脏有严重损伤时,如肝硬化、重症肝炎,合成蛋白和解毒功能都受到影响。于是,一方 面,人体有低蛋白血症,导致浮肿、腹水营养不良;另一方面,那些不能被肝脏清除的毒性物质进入脑组织,会干扰大脑的正常功能,出现为异常、神志不清乃 至昏迷等肝性脑病症状。
      就像老王,体内缺少蛋白,但吃了大量鱼后脑子就糊涂了。除了鱼以外,其他高蛋白食品如果吃得过多,同样也会引起肝昏迷
      肝硬化病人如何吃高蛋白质食物
      首先,病人要在医院仔细检查肝脏功能,尤其是解毒功能,如血氨水平、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摄入蛋白质食品;如果有肝昏迷表现或血氨升高,应禁止或限制蛋白质摄入,并静脉输入能被人体直接利用的人血白蛋白来纠正低蛋白血症。
      此外,肝脏硬化时人体的血流发生改变,尤其是门静脉血流受阻,可以引起食道的血管淤血扩张、血管壁变薄,医学上称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这样的病人 如果不小心吞了鱼刺,那些曲张的血管就可能被划破,引起致命的大出血。因此,肝硬化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而谨慎地进食。
      39健康贴士:如何知道肝硬化的严重程度
      肝硬化患者众多,有轻有重,轻者没有太多异常,可以正常工作学习;重者需要住院抢救治疗,要想知道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可以从以下三点判断:
      1、有无并发症
      如果仅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症状,ALT和AST可异常,但尚无明显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可有门静脉高压症,如脾功能亢进及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没有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腹水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以上情况表明肝硬化程度不太严重,医学上称为“代偿期肝硬化”,属于肝硬化最轻级。
      如果患者常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多有明显的肝功能失代偿,如血清白蛋白<35g/L,胆红素>35μmol/L,ALT和AST不同程度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PTA)<60%。这属于严重的肝硬化,医学上称之为“失代偿期肝硬化”。
      2、肝功能能情况
      如果患者肝功基本正常,无明显黄疽,白蛋白正常,凝血酶原活动度基本正常,血常规仅有轻度异常,表示肝硬化处于静止期,病情相对稳定稳地,医学上称之为“静止期肝硬化”,病情相对较轻。
      如果肝功异常,白蛋白低,凝血酶原活动 度较低,胆红素显著升高,医学上称之为“活动性肝硬化”,提示病情较重。
      3、通过B超或CT等肝脏形态判断硬化程度
      如果影像学检查提示肝脏缩小,肝表面明显凹凸不平,锯齿状或波浪状,肝边缘变钝,肝实质回声不均、增强,呈结节状,门静脉和门静脉内径增宽,肝静脉变细,扭曲,粗细不均,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提示硬化严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