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肝病科 > 正文
  • [肝癌]健康大讲堂: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非手术治疗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09:26:08
  • 核心提示: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肝癌新增病例为62.6万例/年,其中,约55%为中国患者。与此同时,中国肝癌患者还呈现这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肝癌新增病例为62.6万例/年,其中,约55%为中国患者。与此同时,中国肝癌患者还呈现这样的特点——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大部分肝癌患者在发现病情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
      面对如此“中国特色”的肝癌,大众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中晚期肝癌?如何选择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方式?如何有效地避免肝癌复发?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非手术治疗》讲座中,该院放射介入专科及肿瘤中心的黄勇慧副主任医师结合国内外肝癌的现状及其实际工作的经验,系统而全面地为广大听众解答了关于肝癌的种种疑问。39健康网采编将本次讲座内容整理如下:

      讲座现场图
      主讲专家介绍:
      黄勇慧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放射专科及肿瘤中心一区区长,副主任医师,硕士导师。
      擅长:肝胆疾病的介入治疗。受聘为《临床放射学杂志》审稿专家,广东省科普志愿者协会科普讲师团讲师。参与了《腹部外科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介入放射学理论与实践》、《介入放射学》(科学版教材)的编写。2009年4月或邀参加了在意大利举办的进展期肝癌治疗新进展学术交流项目。对目前国际上肝癌治疗和临床研究的新进展有较全面的掌握。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 2:30—5:00
      咨询邮箱:yonghui-huang@21cn.com
      治疗肝癌,我们的喜与忧
      中国是一个乙肝大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乙肝和肝癌虽无必然联系,肝癌的致病因素更为广阔,其中有乙肝、丙肝、酒精、代谢紊乱等,但我国肝癌患者大部分的致病因素是乙肝。
      从国外同行研究的数据来看,在整个世界的肝癌发病率分布中,中国肝癌患者数量占据了世界肝癌患者数量的“半壁江山”。因此,也就有了这样的一种“礼遇”——西方同行在关于肝癌的研讨会上非常欢迎来自中国的医生,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医生对肝癌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非常希望中国医生能够分享关于肝癌治疗的临床经验与体会。
      正如国外同行的期许一样,我国的肝癌病例资源丰富,治疗经验也应该丰富。事实上,近些年以来,我国医生在肝癌的临床诊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例如肝癌的精确切除技术得到国外同行的认可与佩服,例如冷冻消融治疗和海富刀在治疗肝癌中运用也是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的……凡此种种,中国医生在治疗肝癌的技术水平上并不差。
      医疗水平较高,医疗设备先进,这是中国治疗肝癌可喜的一面;但是令人忧心的一面同时存在着:首先是病人的观念有误区,其次是医生的配置和病人的就诊途径有缺陷,从而耽误了病人及时有效的治疗。
      中晚期肝癌治疗≠临终关怀
      “癌症”,让人直接联想到恐惧。
      “中晚期肝癌”更让人直接联想到死亡。
      鉴于我国肝癌患者的特点——发现癌症时常为中晚期,不少患者和家属都存在一种误区:既然不能切了,那意味着没得治了,不管怎么治也只是临终关怀。
      之所以形成这种观念误区,原因有二。
      第一:因为对肝癌的分期原则不了解而导致的误解。
      目前,全球肝癌的治疗并未有统一的分期标准和治疗标准,各种分期系统及各个协会的指南都具有局限性。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的指南采用TNM分期,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的指南采取BCLC分期,英国胃肠病学会(BSG)的指南强调肝硬化及肝炎患者的诊断,美国外科学院(ACS)制定的共识指出肝癌的治疗目标。
      而我国一直以来并没有自己的肝癌诊治规范或指南,直至2009年,我国的肝癌专家们才在参考已有肝癌诊治共识和国外最新肝癌治疗指南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
      根据国外流行的巴塞罗那分期,肝癌以其结节数量和肿瘤大小为特征,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极早期、早期、中期、晚期和终末期。与此相对应的生存率分别为:治愈性治疗(手术切除、肝移植、局部消融治疗)5年生存率40%-70%,中晚期肝癌姑息性治疗5年生存率30%-40%,对于终末期肝癌,传统认为生存期小于3个月,目前随着新药(靶向药物)的出现,生存期也得到明显延长,而且这些得到了临床大量对照研究的证明。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