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肝病科 > 正文
  • [乙肝临床表现]乙肝致胁痛腹胀 为您开张中药方?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09:25:13
  • 核心提示: 胁痛是乙肝患者常见症状。胁痛部位常以右侧为主,也可表现为两侧疼痛,或牵引及背部疼痛。其性质常呈隐痛、胀痛、灼痛、钝痛或刺痛。少数疼痛剧烈者,常被误
    胁痛是乙肝患者常见症状。胁痛部位常以右侧为主,也可表现为两侧疼痛,或牵引及背部疼痛。其性质常呈隐痛、胀痛、灼痛、钝痛或刺痛。少数疼痛剧烈者,常被误诊为急腹症或胆肾结石。

      中医认为,胁痛分虚实两类,实者因气滞、血瘀、湿热而致;虚者多由阴血不足以养肝所致。总属肝络失和,不通则痛。针对乙肝胁痛特点,用药如下:

      湿热胁痛胁痛以灼热为主,触之加重。常见于慢性乙肝活动期或急性肝炎,或兼胆道感染者。药用茵陈15~30克、炒栀子9克、黄芩10克、酒大黄6~10克,水煎服,每日2~3次,每次100~200毫升。

      气滞胁痛胁痛以走窜为主,痛无定处,时痛时止。常见于乙肝迁延期。药用炒枳壳10克、川楝子12克、白芍15克、香附10克,痛甚加元胡15克、郁金12克,煎服法同上。

      郁热胁痛胁痛以闷胀为主,情绪变动时加重,大便不爽。常见于乙肝慢性迁延期。药用柴胡10克、丹皮20克、炒栀子10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枳壳12克,水煎,服法同上。

      血瘀胁痛以刺痛为主,痛有定处,触之更甚。常见于乙肝迁延期、早期肝硬化或兼肝脾肿大者。药用炒蒲黄10克、桃仁10克、草红花8克、炒山甲10克、鸡内金12克、三七粉3克(分冲)。

      气虚胁痛以坠痛不适为主,常见于乙肝慢性活动期,或兼腰膝酸软,下肢浮肿,或血浆蛋白低下,或有内脏下垂者。药用党参20克、升麻15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黄芪12克。

      血虚胁痛隐痛绵绵,劳累后加重,伴眩晕失眠。常见于乙肝迁延期兼有贫血、出血,或乙肝相关肾炎者。药用白芍15克、当归10克、生熟地各12克、川芎10克、枸杞子12克。

      无论何种胁痛,均可用清开灵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配肌苷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肝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静脉点滴,以获事半功倍之效。

      腹胀也是乙肝常见症状。因腹胀往往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从而影响药物对乙肝的治疗。所以,治疗腹胀是乙肝康复的关键之一。

      中医认为,乙肝腹胀与湿毒内蕴、情志郁结、脾虚失运有关。中药治疗效果较好,且价格低廉,应辨证选用:

      湿阻腹胀腹胀特点是不分早晚和空腹及食后,为持续性闷胀,伴恶心、食少、乏力。药用陈皮9克、大腹皮20克、苡米30克、茯苓皮15克、桂枝6克,水煎服,每日2~3次。

      食滞腹胀多在食后加重,或有口臭、腹痛,在吐泻后减轻,矢气恶臭。药用莱菔子9克、焦槟榔15克、瓜蒌皮10克、熟大黄6克、鸡内金15克、炒麦芽15克、当归10克,煎服法同上。

      气郁腹胀腹胀时轻时重,多在情志不舒时加重,嗳气或矢气后减轻,腹部叩之如鼓。药用广木香6克、枳实10克、青陈皮各9克、制香附10克、川朴9克、沉香粉1克(冲),煎服法同前。

      脾虚腹胀多在午后及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伴食少、乏力、眩晕或浮肿。药用党参15克、山药30克、云苓15克、白芍10克、陈皮9克、炮姜8克、当归9克,煎服法同前。

      肾虚腹胀多为下腹胀,遇冷加重,兼腰膝酸软或下肢水肿,见于乙肝日久或兼乙肝相关肾炎患者。药用熟附片9克(先煎)、白芍15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肉桂6克、寄生15克、当归12克、沉香粉1克(冲),煎服法同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