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肝病科 > 正文
  • [肝硬化]肝硬化免疫学变化有何意义?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09:23:11
  • 核心提示: 肝硬化时肝脏的枯否氏细胞(Kupffercell)不能有效地发挥吞噬滤过作用,使门静脉血中的抗原不能被清除,以致出现高抗原血症。

      业已证明这些抗原主要是
    肝硬化时肝脏的枯否氏细胞(Kupffercell)不能有效地发挥吞噬滤过作用,使门静脉血中的抗原不能被清除,以致出现高抗原血症。

      业已证明这些抗原主要是肠原菌。大量的抗原刺激脾脏、淋巴结等免疫组织,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于是产生了大量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增高主要是肠原菌刺激肝外免疫组织并由B细胞(浆细胞)产生的Ig增多所致,肝脏本身无制造Ig的能力。因此,Ig、γ球蛋白和总球蛋白增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肝功能试验异常,它们不直接反映肝脏损害,不能作为肝功能评价的指标。

      但这些变化是肝脏间质细胞受累的表现与白细胞合成减少存在着共同的病理基础,因此球蛋白增高伴有白蛋白减少时,对判定肝功损害有较大的价值。

      肝硬化的球蛋白增高与肝脏器质性变化程度相平行,升高愈显著表明器质性变化愈

      明显,则预后愈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