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肝病科 > 正文
  • [乙肝孕育]孕期接种乙肝疫苗不一定管用?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09:20:42
  • 核心提示: 基因突变是导致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原因

      本报讯(记者徐晓宁)张女士一直怕自己携带乙肝病毒怀孕后影响胎儿,在医生指导下,从怀孕中期开始,接受乙肝免疫
    基因突变是导致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原因

      本报讯(记者徐晓宁)张女士一直怕自己携带乙肝病毒怀孕后影响胎儿,在医生指导下,从怀孕中期开始,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借以阻断母婴宫内传播。但没有想到,让她担心的后果还是发生了。最近有研究提示,尽管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有效,但母体内乙肝病毒(HBV)DNA的浓度高到一定程度时,将大大削减药物的免疫作用,乙肝病毒仍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采用免疫的方法阻断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发生母婴传播,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的一种治疗对策。但仍有20%左右的新生儿免疫失败,一出生就成了乙肝病毒携带者。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最近完成一项研究发现,免疫后仍发生宫内传播的原因,与孕妇血清内乙肝病毒DNA的含量有关,也就是阻断效果与乙肝病毒DNA的含量成反比。研究发现,当孕妇体内乙肝病毒DNA浓度达到每毫升10的8次方单位以上时,即使孕妇从怀孕28周后多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等,仍有43%的母婴发生了宫内传播。

      为了探明免疫之后宫内传播的发生机制,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分析比较了全程接种后的婴儿和母亲体内相关的基因序列,发现有碱基突变现象存在,而且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变异,主要是在免疫的压力下产生的。这个基因突变的变异株可使疫苗的免疫功能下降,机体的抗体水平下降,从而导致宫内传播阻断失败。

      研究提示,对那些接受了免疫接种,仍有宫内传播可能的高危孕妇,应进行乙肝病毒DNA水平监测,而且在孕晚期应用联合乙肝疫苗免疫,同时还要采用一些高效、安全的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以加大抑制病毒复制的效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