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导读:11月25日,因认为台词“不洗手,回头得乙肝”错误地宣传了乙肝传播途径,乙肝病毒携带者静心才情(笔名)致函广电总局,要求撤销《蜗居》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并向
导读:11月25日,因认为台词“不洗手,回头得乙肝”错误地宣传了乙肝传播途径,乙肝病毒携带者静心才情(笔名)致函广电总局,要求撤销《蜗居》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并向公众道歉。12月1日,广电总局电话答复称,已要求制作方删除这句台词。
蜗居“吃饭不洗手,得了乙肝,找工作没人要”片段
笔者通过网络联系到静心才情,静心才情对此次《蜗居》涉嫌乙肝歧视的感言到:“《蜗居》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视连续剧,我本人非常喜欢,我也相信《蜗居》剧组没有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主观故意,但是其中涉及乙肝的台词的确存在误导公众的嫌疑,所以我请求广电总局删除该台词。我非常欣赏广电总局的办事效率,对广电总局的处理结果非常满意,同时也感谢《蜗居》剧组,谢谢你们的理解和支持。”
另外,静心才情在某知名肝病论坛组织成立了“1125科普维权小组”,该小组是纯公益性质,目标是对公众进行科普,促使公众能够更多的关注乙肝病毒感染者这个特殊群体。静心才情同时表示:希望社会有识之士能够和我一道为消除社会中存在的乙肝歧视现象而努力!
《蜗居》涉嫌的乙肝歧视,其实是社会现实
《蜗居》因为台词涉嫌乙肝歧视等问题备受关注。其实这正反映一个社会现实,很多人没有正确地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等科普知识,导致对乙肝患者的盲目歧视。
静心才情谈到现在社会的乙肝歧视现状更是感慨万千,他说:“关于乙肝歧视现状,现在社会里面几乎有谈乙肝色变的味道,乙肝歧视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在幼儿入托、学生入学、就业入职等方便尤其普遍,我本人也曾经受到过多次乙肝歧视,因为乙肝歧视我丢掉了好的工作。我希望全社会都能够来关注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特殊群体,他们生活得非常非常苦。”
39健康网在2009年8月的一份《2009年中国乙肝歧视现状调查报告》中显示,有98%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致认为歧视存在。另外还显示24%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因乙肝失去工作机会,近30%的人入学受到影响。乙肝歧视严重是一种无知的体现,人们应该关注这个群体,同时用科学搭建健康的桥梁,跨越乙肝歧视的鸿沟。[调查报告]
权威说法:乙肝的传播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发布的《乙型肝炎的现状》,其中就明确指出乙肝主要有四个传播途径:血和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破损的皮肤和粘膜传播,性接触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公布的传播途径分析有:
乙型肝炎病毒不会通过受污染的食品或水传播,通常不可能在工作场所传播。
发展中国家常见的传播途径为:
一、围产期(生产时由母亲传给新生儿)
二、儿童期早期感染(通过与已被感染家人间的相互接触所导致的症状不明显的感染)
三、不安全的注射
四、输血
五、性接触
在许多发达国家(比如,在西欧和北美),传播模式与上述模式有所不同。现在,这些国家中发生的感染大多是通过性活动和注射药物使用而在青年人当中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是影响卫生工作者的具有传染性的一大职业危害。
如何防范那些“可能”的传染途径?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原广州市肝病医院)门诊部副主任罗洁:病毒DNA含量很高却没任何症状的时候。转氨酶、肝功能都正常,但乙肝病毒的复制量却很高,这个时候自己没有症状,就很容易粗心大意传染给别人。生活、工作中的一般接触,传染给他人的几率不大;如果面对密切接触的人,如性伴侣、家人等,就要注意避免传染给他们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